創科博覽2022|每日一展品 月球土壤樣本

編輯︰紀小廷

月球土壤「明月照我還」

樣本實物

展區:創科博覽2022 航天科技

  嫦娥奔月的傳說流傳千年,而隨着中國科技的發展,登月已經不再遙不可及。中國探月工程始於2004年,分為繞、落、回3步:嫦娥一號、二號成功實現繞月;嫦娥三號、四號在月球著陸;2020年,嫦娥五號取得月壤並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大約1,700克,是繼蘇聯和美國之後,時隔40多年人類再次取得月壤。極其珍貴的月壤被分為上百份,分發給不同科研機構。科學人員「塵中尋寶」,發現了全新礦物「嫦娥石」,這種柱狀晶體是人類在月球發現的第6種新礦物,對認識月球演化很有幫助。「氦-3」是高效清潔的未來能源,而月球是它的天然倉庫。科研團隊首次從月壤中獲得「氦-3」含量及提取參數,為將來的月球開發提供數據。

  中國探月工程仍在繼續,載人登月 、建立月球科研站相信指日可待。 

「創科博覽2022」展期及地點:

  

  翱翔藍天,貼地飛行,從國產大飛機到高速磁浮列車,從探索海洋到逐夢太空;12月12日至22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創科博覽2022」,為大家展示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同時介紹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科研成果,免費入場,歡迎參與!

  登記網址:https://ourhkfoundation.org.hk/innotechexpo2022/

0:38
創科博覽2022;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創科博覽2022|每日一展品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22-12-15
1:38
創科博覽2022;奮鬥者號

創科博覽2022|每日一展品 奮鬥者號

2022-12-14
1:51
時速600公里磁浮鐵路

創科博覽2022|每日一展品 時速600公里磁浮鐵路

2022-12-12
雪龍2號

創科博覽2022|每日一展品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

2022-12-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2024-03-28

哈利波特隱形斗篷成真?中科院院士示範「隱身術」 甚麼科學原理?

2023-11-05

戈壁也可養「海產」?新疆探索海水養殖技術 養出「新鮮」魚蝦蟹

2023-09-05

「中國種不了榴槤」魔咒被打破!國產榴槤「樹上熟」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

2023-08-08
2:01
修復海草床;中國環保

中國「海底種草」建綠洲?修復海草床 拯救「海洋之肺」

2023-02-10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