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12
你有聽過「頂替」、「分配」和「下海」嗎?這3個詞語有個共通點,它們分別代表3種改革開放的就業方式。
改革開放後的「頂替」潮 雙親退休子承父業
「頂替」與「分配」制度,早在50年代已有。所謂「頂替」,是指「頂替」父母職位;而「分配」,則指由國家分配工作。
改革開放後,上山下鄉結束,大量知青返城,國家面對嚴重的就業荒,為了緩和勞動人口過剩問題,國務院在1978年6月,頒發《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容許退休幹部和工人的子女由農村返城,「頂替」父母職位。
由於當年由農村返城的途徑狹窄,不少人為讓兒女歸來,紛紛從單位退休,把職務交由孩子接班。「頂替」政策出台,確實有助紓緩當時的就業壓力。惟要「子承父業」,有一定條件限制,例如已和當地人結婚的下鄉知青,就不能享有「頂替」待遇。當時一些人為返城工作,與另一半「假離婚」,但亦有人弄假成真。
惟隨着社會發展,「頂替」的弊端浮現,「世襲者」未必符合單位需求,單位亦未能發揮僱員所長。故1986年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廢除「頂替」政策,以公開招聘取代,人盡其才。
改革開放恢辦高考 大學生獲「分配」工作
1977年鄧小平宣布恢復高考,人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認為「考上大學,就是國家的準幹部」,因此首屆高考復辦已有570萬人湧進科場,惟最終僅27萬人獲取錄。這些「天之驕子」畢業後都獲國家「分配」工作,毋須為前程擔憂。
80年代末,國家改革大學生就業,開始讓畢業生自主求職,單位亦可擇優取錄。至1999年,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才寫入歷史。
改革開放鼓勵「下海」創業 造就萬元戶出現
而「下海」則是創業的意思。在計劃經濟年代,一般認為從商是不體面的工作,只有被視為沒才幹、沒能進國家機關或集體企業的人才會創業,惟如此保守的想法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改變。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個體戶創業,不少人因而成為「萬元戶」。
要知道70年代末,物價低廉,1斤米或肉才不過1元,1萬元對大部分人而言乃天文數字,是財富象徵。他們的成功,加速民營經濟發展。由1981年個體戶合法化到1985年幾年間,全國個體戶數目已突破1,170萬戶;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更掀起「下海潮」,有報章統計,當年全國至少有10萬黨政幹部下海經商,他們有的成為後來全國知名的新一代企業家,也成為不能忽視的經濟動力。
由「頂替」父母到「分配」工作、「下海」從商,3種就業方式,記錄國家由就業難到就業廣、年輕人由被動分配到主動追夢的變化,反映改革開放的進步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