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看中國長征 中國革命史的悲壯篇章

編輯︰黃皓頤

  2014年在福建古田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時候,習近平主席把老紅軍軍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代表請來一起座談。他談到十分悲壯的湘江戰役,他說,「長征出發時,閩西子弟積極踴躍參加紅軍。紅軍隊伍中有2萬多閩西兒女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的紅34師有6千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在湘江一戰幾乎全部犧牲。」

張維為憶中國長征 紅34師奮戰犧牲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 中國革命史的慘烈篇章
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走過四川夾金山,在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十分艱苦。(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紅34師是1933年由閩西游擊隊改編組成的,大部分是客家子弟。長征開始後,紅34師作為後衛部隊,掩護中央紅軍轉移,與數十倍於自己的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一個師6千餘人,幾乎全部壯烈犧牲,為中國革命史留下了氣壯山河的慘烈篇章,使我們想起毛澤東主席這句話「成千成萬的先烈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着他們的血迹前進吧!」

  後來習主席談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候,多次引用毛主席這段話,這是一種悲壯的紅色記憶,使中國今天的崛起帶有一種沉重感,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烈士情節。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中國長征 震懾世界的25,000里征途

張維為憶美記者看中國長征  震撼世界的堅定無畏精神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中國革命史的慘烈篇章
美國記者、《紐約時報》前副總編輯哈里森.索爾茲伯里(Harrison Salisbury)在1985年出版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他形容1934年的中國長征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鬥,體現了一種震撼世界的人類精神,將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網上圖片)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Harrison Salisbury)當時還這樣寫道,1934年的中國革命的長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鬥。」在索爾茲伯里眼中,長征體現了一種震撼世界的人類精神。他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將永遠流傳於世。」

  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我感覺到索爾茲伯里也深受這種人類精神的激勵。他多次對我講,作為一位戰地記者和作家,如果他能夠再活一次的話,最想做的是作為戰地記者採訪和報道1935年的遵義會議。後來他旁聽了198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而且採訪了不少中國領導人,但他一直遺憾沒有採訪到當時還健在的鄧小平。

  但他還是採訪了很多長征的倖存者。1984年,他採訪了老革命家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劉英是為數不多的走完整個長征的紅軍女戰士,她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索爾茲伯里請她回憶長征中的鄧小平,劉英說長征的時候沒啥東西吃,大家不時搞一些叫「精神會餐」,就是一起來侃自己的家鄉菜。

  她說自己是湖南人,鄧小平是四川人,他除了能侃家鄉的川菜,還能侃法國大菜。其實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一貧如洗,根本沒錢上館子,但他畢竟在法國待了6年,對法國大菜的知識,是可以應對當時那個場面的。

張維為憶鄧小平談長征 行軍者都懂苦中作樂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中國革命史的慘烈篇章
張維為表示他為鄧小平擔任繙譯時,曾聽過對方以幽默口脗談到長征經歷,說長征時打了勝仗,大家要喝酒,最好的時候是一人一瓶放在面前,「互不干涉內政」。(圖片來源:AP)

  我給鄧小平同志做翻譯的時候,也聽他談過一些長征的經歷。其中一次是1987年,他為外賓舉行一個午宴。雙方聊起喝酒,他說長征的時候打了勝仗,大家要喝酒,最好的時候是一人一瓶放在面前,「互不干涉內政」。這是第一次聽到鄧小平談長征,而且談得那麼幽默。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中國領導人的戰略思維

  我也聽到當時任人大副委員長的耿飈將軍,回憶長征時路過茅台鎮的情況。他說茅台鎮到處都是燒鍋酒坊,空氣中彌漫着一陣陣醇香的醬香,部隊向老鄉買酒;會喝酒的喝,不會喝的裝在水壺裏,行軍中用來擦腿搓腳、舒筋活血。那是一批當時才二、三十歲、歷經千辛萬苦而癡心不改的熱血青年,他們能夠生存下來的概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在頻繁作戰的殘酷環境中,還是能夠苦中作樂。這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四之二)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54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精神激勵中華民族奮發自強

張維為看中國長征精神 激勵中華民族奮發自強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預示中國崛起改變世界未來

張維為看中國長征 預示中國崛起改變世界未來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看中國長征震懾世界的25000里征途

張維為看中國長征 震懾世界的25000里征途

當代中國-名家-張維為從中國抗疫成功見證戰略思維的遠見

張維為從中國抗疫成功 見證戰略思維的遠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冒失老師的用意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冒失老師的用意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87年版《紅樓夢》取景地 成都這公園歷史底蘊深厚?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醫療革命和技術進步人工智慧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看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論調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談情說愛亦逐漸由含蓄到奔放。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沒有自我到卿卿我我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