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31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份,融合了中華民族積澱數千年的經驗與智慧。今次我們將會走進傳統的四合院,欣賞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中國建築,拆解當中所包含的中華文化內涵。
體現宗法禮制 四合院結構與倫理觀念
探尋中國建築中的傳統文化,四合院可謂不二之選。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住宅建築之一,四合院自商周以來已有3,000年歷史。經過這樣長期的經驗積累,四合院的形制逐漸成熟,大至整體格局,小至院落裝飾,不僅蘊藏着自古傳承的生活智慧,也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制文化。
延伸閱讀:中國6大斜塔 見證歷史及前人建築智慧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重視宗法制度,強調親族血緣,尊崇共同祖先,維繫親情,同時在宗族内部嚴格區分尊卑、長幼、上下地位。四合院的布局設計,正是體現了古時禮教文化。
四合院的「四」字,是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布局。四合院的基本建築為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東廂房、西廂房。不同的院落由垂花門、山墻等建築分隔開來,一般可分出十幾個小院落,供各個家庭成員居住。這樣的建築格局,可以保證家庭成員擁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同時又可以保持緊密的連繫,將整個家族的所有成員連結在一起,和諧融洽地生活。
四合院的房間分配,按照長幼尊卑有嚴格的規定,按「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的位置序列建造。一家之主會居於位置最優越顯赫、最高、面積最大的正房,晚輩則住在廂房或耳房,當中以東廂房為尊,一般是家中嫡長子的住處。坐南朝北的房子稱為倒座,用作客廳或書房。整個家族按照輩份分配居室,嚴格體現古代封建社會等級觀念、長幼有序的道德倫理思想。
中國建築智慧 將家族連繫起來的四合院結構
四合院的神髓在於「合」字,四合院中所有主要屋子的門都開向中央庭園,形成一個「向心格局」。庭院是「公共空間」,一般會植樹栽花,飼養金魚,有採光、通風的功能,也是家庭成員通行、納凉、休息、做家務的地方。這種建築布局正好巧妙地將家庭成員連結在一起,促進家庭成員和諧融洽地生活。
延伸閱讀:中國四大名塔—難以複製的古代建築技術
讓人與世隔絕的建築 呼應封建禮制的四合院
四合院內則四面房門都開向中央庭園,有利凝聚家人,而對外則以高牆圍起來,外面的人看不到院內,院内的人也看不到外面,一家人的活動都在院牆之內,形成封閉式住宅,與外界相通的唯一渠道就是大門,平時大門緊閉,宅邸自成天地,即使大門敞開,大門口的影壁也可遮擋視線。四合院這種四方合圍的建築形態,讓居住在宅院的人與世隔絕,呼應了老子所主張「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傳統觀念。
四合院作為經典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不僅在建築布局上體現中國社會傳統的禮教倫常觀念,不少細節也折射出中華傳統民俗、民風文化,下一篇,我們將會繼續探究四合院,看看四合院細節裏的中華文化。
延伸閱讀:1833座開平碉樓 見證華僑遷移血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