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24
駕車進入西藏,其中一條熱門及常規路徑是川藏南綫318國道,是最危險但同時景色最美的進藏線路。它一路跨過大江大河,翻越崇山峻嶺,景色壯麗,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峽谷輪番展現,因此攝影、自然景觀愛好者大都不願錯過這條中國最美觀景大道。國道其中一個重要驛站芒康縣,以國內唯一完整保留原始人手曬鹽技術的鹽井聞名,這個具1,300年歷史的鹽井亦是西藏地區最大的產鹽地。
西藏鹽井就是當地人的全部生活
鹽井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端的昌都市芒康縣的瀾滄江畔,正式名稱為「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受河谷氣候影響,這裏氣候宜人、風景獨特、資源豐富。歷史上,這裏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後來亦自然成為唐、宋時期興起的「茶馬互市」中(即漢藏民族之間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主的貿易往來)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
據史料記載,西藏當地於唐朝時期就開始曬鹽,鹽產亦通過「茶馬古道」流通到很多地方,因此這一帶地名就被統稱為鹽井,藏語稱其為「察卡洛」,有產鹽之地的意思。直至現在,較多人居住的加達村內據報仍有3,600多塊鹽田,從事鹽業生產的尚有220多戶。
延伸閱讀:尋訪西藏:納木錯、氂牛與中國文化
現今的西藏鹽井,鹽田大多在瀾滄江兩岸依山而建,先用木柱搭架作支撐,再在架上用透水性強的泥土鋪成結實的平面。每當清晨時分,當地居民就會從瀾滄江畔的鹽井、鹽池中取水倒入鹽田,經陽光蒸曬、風乾,結晶成晶瑩剔透的鹽,再人手掃攏成不同的紋路,標示該鹽池已被掃過。據加達村村民拍出,千百年來產鹽工業男女角色分明,婦女負責曬鹽、制鹽,而男士就外出做買賣。
西藏鹽井產鹽缺「碘」 較適合作工業鹽
西藏鹽井出產的鹽是土鹽的一種。由於土鹽在土盤鹽田池結晶過程中,長期跟沙土接觸,成品大多染有紅色,色澤不佳,不如食用鹽般雪白,加上它成分當中缺乏「碘」這個人類必要營養素,因此市面上的土鹽,大多都變成生產工業用鹽。
延伸閱讀: 千島湖下的千年古城 社會發展犧牲中國文化保育
雖然以往藏民主要食用傳統土鹽,但是自2008年起,西藏自治區開始正視作為「國內碘缺乏病高發區和重病區之一」的問題,逐步加強推廣碘鹽,甚至補助農牧民購買碘鹽。隨着碘鹽推廣力度加大,目前全西藏食用碘鹽覆蓋面已經超過98%,藏北牧民鹽湖採鹽的傳統已近消失,芒康鹽井是僅存仍在繼續產鹽的古鹽田。
保留西藏鹽井障礙重重 歷史遺迹從瀕危到重生
延續原始的產鹽方式,需要日曬雨淋,以及大量體力勞動,加上鹽田產量低,銷路單一,多是賣給路過的遊客,收入有限。年輕一代,或外出打工,或考公務員,不願再承襲祖先留下來的鹽井古老生產方式。
延伸閱讀:上海豫園九曲橋 木橋變水泥橋見證歷史
承著脫貧政策的東風,2017年西藏鹽井古鹽田啟動創建5A級景區,特殊的自然環境成功引入大批國內外遊客,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亦為保留西藏鹽井曬鹽技術一事帶來起色。2020年加達村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留在鹽井鄉的鄉民可以繼續靠獨有的原始曬鹽手藝以及好客之道,在旅遊業賺取可觀收入。至今,土法製鹽仍是他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延伸閱讀:得天獨厚的青海 中國文化與生態保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