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18
1980年8月18日,北京陽光普照。那一天發生了一件似乎和尋常百姓拉不上邊的事,卻原來關係着國家怎樣走出文革陰霾。
鄧小平「8‧18講話」前恢復書記處 落實改革開放實行
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後,鄧小平提出恢復書記處,作為中共最高層的日常辦事機構。8月18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鄧小平作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從組織上解決問題,在領導體制上做了重要調整和改革。
當時,仍然有些政治局成員是 「文革」期間上來的,可說是「文革」政策的既得利益者,重大的改革開放政策很難通過他們的手。鄧小平透過設立書記處,來落實改革開放的主要舉措,既有遠見,亦有政治智慧。
這是「8‧18講話」時代背景。
1980年9月第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華國鋒不做總理,陳永貴不做副總理,有些新人上了領導班子,等於把「文革」後期黨和國家領導班子換了。茲事體大,要公開解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前 鄧小平政治生涯三落三起
改革開放「8‧18講話」查找「文革」根源 挖掘政治制度弊端
「8‧18講話」的核心是,為什麼中國會發生像文革等一系列錯誤,而且愈來愈嚴重?
鄧小平認為主要根源是「封建主義的餘毒」。這個說法比習慣性以「左」和「右」意識形態說法更直接、更尖銳、更高瞻遠矚。他講的封建主義,是講政治權力與領導體制層面的事,講一言堂、講一把手專制、講沒有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後果。
這可是大事,把當時爭論最多的焦點,一鎚定音。
若單純把「四人幫」、「文革」等嚴重問題,僅歸結為「左」,或者全部算到資本主義頭上,道理上說不過去。鄧小平看得很清楚,就是在封建專制主義身上。如果制度不改革,問題便不能根除。
這個閲讀高度是劃時代的。
糾正一個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治標;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制度,才是治本之道。「8‧18講話」當時對全國產生很大震撼,鄧小平把文革等問題根源挖掘到制度弊端上,並從歷史的、制度的雙重根源上去查找「文革」後期中國走到崩潰邊緣的深層原因。
鄧小平說只有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經濟管理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民主化,才能把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持續下去。他告誡全黨全國:「這個任務,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們有責任為它的完成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
延伸閱讀:人民大會堂重開 見証改革開放歷史時刻
面對一切貪污腐敗、拉幫結派等嚴重問題,鄧小平「8‧18講話」仍不過時,相信在多年後也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