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09
回鄉探親,是不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清明節和暑假的必定行程,過程一點也不輕鬆,但卻意義重大。
改革開放前 羅湖步行過橋返鄉下
早於1906年,在深圳河上建設一條鐵路橋——羅湖橋,1911年正式啟用,成為連接內地和香港的主要通道。1950年,羅湖邊檢站成立。1957年,重建的羅湖橋(日本侵華期間被英軍炸毀)成為了旅客往來深港兩地的通道,火車返鄉下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時,當火車抵達羅湖,所有乘客都必須下車,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羅湖橋兩側的行人通道步行過去,形成延綿不斷的人龍。
在1960、70年代,不少人由內地偷渡來港,這大批勞動人口幫助香港的經濟高速發展,他們亦改善了生活情況,之後便不時回鄉探望及接濟環境艱難的親友。每逢農曆新年、清明節等日子,在羅湖橋望去,就是延綿不斷的人龍,大家都不約而同帶着大量物資返鄉下,接濟親友和同鄉。
延伸閱讀: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改革開放 回鄉必帶糧油雜貨
改革開放70、80年代,很多經羅湖回內地的人,會用麻布袋或魚網狀的麻繩袋、或挑着扁擔,或後來的港產代表紅白藍尼龍帆布袋,盛載着一罐罐食油、大包的米、布料、舊衣服及鞋子等,擠在人群中慢慢地前進;將這份帶着愛的心意親自送到親人手中。那時,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糧油雜貨都需要憑票購買,十分珍貴,可說是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人們又為了避免徵收關稅,在過關前會盡量多穿幾件外衣、幾條長褲,務求多帶幾件衣服回鄉,所以即使在冬天,仍會熱得滿頭是汗;過關後才大汗淋漓地脫去衣物,帶回鄉去送給親友。當他們每次返到鄉下,看到親友一臉期待、滿心喜歡地接受這些從香港帶來的物品時,之前的辛苦勞累,都會一掃而空。
改革開放 掀起攜帶家電回鄉潮
1979年4月4日,曾中斷30年的省港直通火車恢復通車,從那時起,港人回鄉探親更加頻繁。初時由於火車並沒有限制乘客攜帶的行李數量和體積,於是大班回鄉探親者會拼博地大件細件地帶上火車,包括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大班回鄉者一起擠湧上車的場面,十分混亂。1979年中國海關宣布,由8月1日起,只有憑回鄉證入境,才可以帶、電視機、錄音機、相機、風扇、單車、手錶及縫紉機等,每人每年只准帶一件完稅的物件;才令帶家電回鄉的熱潮稍為平緩。
延伸閱讀:迎接改革開放 中斷30年九廣直通車復開
1985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人們終於不用再徒步走過羅湖橋,改走在雙層的聯檢通道橋。回鄉探親的手信,亦由以往的糧油雜貨,變成了家電產品。但,不變的是每個回鄉探親者跟親友共聚一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