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我雖然是盲人,但一直覺得自己能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挑戰。」46歲的中國視障登山者張洪近期創下歷史紀錄,成為亞洲首名、世界第3名登上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的盲人。然而他並不打算就此止步,攀登世界7大洲最高峰、徒步到南北兩個極點成了他的新目標,他的宣言是:「我看不見世界,但要讓世界看見我。」

 

張洪攀120層樓做訓練 籌備登頂珠峰

  21歲時,張洪因患上青光眼雙眼致盲;至今已經失明25年的他,在西藏大學附屬阜康醫院工作。一邊工作一邊登山,張洪不知不覺累積了多年的攀登經驗,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登頂6,000米、7,000米雪山的視障登山愛好者。

登頂珠峰-張洪02
張洪是一名按摩理療師,多年來他一邊工作一邊儲錢,以實現自己登頂珠峰的願望。(網上圖片)

  直到5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張洪萌生了攀登珠峰的心思。

  在張洪之前,美國視障人士Erik Weihenmayer和奧地利視障人士Andy Holzer分別於2001年和2017年登上珠峰。在拉薩,張洪偶然結識了曾登頂14座8,000米以上高山的攀登者洛則,洛則無意中聊起Erik的事迹,點燃了張洪心中挑戰珠峰的火種。

  張洪攀登經驗不少,然而說到珠峰,周圍沒有人相信他能攀登成功。不過,他希望用自己的堅持讓視障人士看到,只有願意打開心靈,去擁抱社會,就會有無限的可能。

  從2019年,張洪就就開始了籌備,每天負重最高35公斤重物攀爬120層樓。「早晨天還沒亮,就在黑燈瞎火的樓梯間,從2樓爬到11樓,再坐電梯到2樓,重複這個動作」。日復一日,枯燥孤獨。

登頂珠峰-張洪01
為了籌備攀登珠峰,張洪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準備,日復一日通過攀爬高樓來鍛煉自己的體能。(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幾度與死神擦肩 69歲無腳攀登者征服珠峰

攀登珠峰成功 計劃再攀7大洲最高峰

  兩年之後,也就是今年的5月,張洪終於開啟夢寐以求的登山之旅。他原本計劃5月5日和15日向珠峰峰頂衝刺,但因南坡大本營遭到新冠病毒入侵,以及強氣流不期而至,先後放棄。到了5月24日,張洪在3名夏爾巴人(Sherpa,當地原住民,多擔任登山挑夫和嚮導)協作帶領下,登上了8,848.68米的山頂

登頂珠峰-張洪03
張洪在助手的協助下,成功登頂珠峰,這是對心理和體能的巨大考驗。攀登途中張洪幾次遇險,還好最後都化險為夷。(網上圖片)

  他回憶攀登過程,有一段巖石峭壁讓他幾度滑跌。「我當時也非常害怕,因為看不到正在走的地方,找不到重心,鞋底的冰爪也抓不住巖石。有幾次摔下去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此交代(生命結束)了。」好在最後化險為夷,成功登頂。

  攀登事業不僅需要體力和訓練,也需要金錢的支持,張洪更多要靠自費和企業贊助。「這些年已經花掉10萬多元,幸好家人支持。」張洪出生在重慶,為了生計,這些年他輾轉上海、拉薩,在醫館做按摩、針灸等。

登頂珠峰-張洪04
成功攀登珠峰之後,張洪又為自己設定了新目標——攀登7大洲最高峰及達到南北兩極,他說「我看不見世界,但要讓世界看見我。」(圖片來源:Getty)

  如今,張洪又有了新的目標——「7+2」,這個計劃是登山界最著名也是最大膽的一項探險活動,需要攀登世界7大洲最高峰,並徒步到南北兩個極點。

  首名獲得美國艾美獎的中國導演范立欣,關注到張洪攀登珠峰的事情後,帶領團隊用影像記錄下了張洪此行的全過程,計劃明年下半年上線。這部紀錄片電影暫名《讓世界看見我》,正如張洪所說:「我看不見世界,但要讓世界看見我。」

  延伸閱讀:為珠穆朗瑪峰探測新高度 背後驚險重重?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輪椅劍后」余翠怡4屆殘奧奪11獎牌 體壇傳奇

2021-08-23
2:0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5次破世界紀錄「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5次破世界紀錄 「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2021-08-16
2:21
登頂珠峰-張洪

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2021-06-07

誰是中國殘奧第一金?被遺忘了的平亞麗

2021-08-23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2024-09-09

「輪椅劍后」余翠怡4屆殘奧奪11獎牌 體壇傳奇

2021-08-23
2:01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5次破世界紀錄「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5次破世界紀錄 「神奇小子」蘇樺偉揚威殘奧

2021-08-16
2:21
登頂珠峰-張洪

亞洲第一人 視障者張洪登頂珠峰「讓世界看見我」

2021-06-07

誰是中國殘奧第一金?被遺忘了的平亞麗

2021-08-23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2024-09-09

「輪椅劍后」余翠怡4屆殘奧奪11獎牌 體壇傳奇

2021-08-23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