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象群漫步街頭 背後是「象爸爸」的默默守護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最近,15隻野生亞洲象在內地互聯網上成為「網紅」,牠們從雲南西雙版納一路「北上」,相關新聞引起廣泛關注。象群遷徙400多公里,白天漫步到農田覓食,夜晚走到城市街道活動,還會到村民家「敲門」,更有小象因偷飲200斤酒釀「醉倒」農田。這段看似有趣悠閒的旅程,若是住在當地,免不了提心吊膽。好在近年,雲南有了日益完善的亞洲象保護工作。人象接觸而沒有傷亡,靠的就是這班護象人。

雲南野生象進入城市 民眾一度「談象色變」

  上世紀中期,亞洲象一度被懷疑滅絕。近年來,隨着生態環境改善,在雲南省境內,人類與野生亞洲象開始「親密接觸」。2010年以來,西雙版納共发生野生亞洲象引發的事故6,674宗,2.2萬畝農作物因此受損,人類傷亡亦時有发生,當地一些民眾甚至「談象色變」。 

雲南野生大象保育01
這幾天,雲南出現一群野生象一路向北遷徙,沿途經過城市,在互聯網上備受關注。(網上圖片)

  人象之間的沖突升級,受害的不僅是人類。亞洲象是亞洲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目前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區,數量不足300隻。

雲南野生大象保育02
雲南野生大象進入農田、毀壞農作物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應對類似情況,當地已經成立野生大象預警系統。(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熊貓之父潘文石 走在當代中國保育最前線

利用高科技手段 保育雲南野生象

  於是2018年,西雙版納州在勐海縣建立了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在整個西雙版納地區設定了300多台紅外相機,其中200多台設立在保護區周邊,像一雙雙眼睛緊盯亞洲象必經的通道。 

  「當前預警與你位置相距約58公里!」打開西雙版納亞洲象預警系統App,兩分鐘前,普洱市六順鎮監測到31頭亞洲象活動,預警提示象群活動範圍內的14個村的居民「注意防範夜晚和淩晨大象進入村莊和周邊道路活動」。目前,該App已有20餘萬用戶,是當地民眾安全的一道智慧屏障。 

  科技幫助人們避免與野象正面接觸,同時,當地政府對野象給民眾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這次北上的象群,穿過街巷、踏過農田,短短40天時間內「肇事」412次,破壞農作物超過800畝,初步估計經濟損失近680萬元,這些損失已明確將由政府和保險公司承擔。「野象肇事政府買單」,無疑更加利於動物保護。 

雲南野生大象保育03
為了保護雲南野生亞洲象,西雙版納成立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救助和繁育,是保護亞洲象種群的最後一步。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來,成功救助了11隻亞洲象。中心工作人員被稱作「象爸爸」,「象爸爸」們每天工作十幾小時照料大象,希望有更多康復大象回歸野外。

  當地政府、救助中心、甚至普通民眾,共同成為守護大象的護象人,而面對人類发展與動物保育的矛盾,只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方能促成人類與象群的和諧共生。 

    延伸閱讀:十大中國瀕危動物:老虎始祖華南虎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