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鏡頭感受香港脈搏!盤點4大必睇港產紀錄片

編輯︰晨希
撰文︰謝小明

  2024年是香港紀錄片的豐收之年,共有6部紀錄長片上映,而且題材多元,展現出不同時空、面向和階層的香港。其中《香港四徑大步走》、《十方之地》和《冬未來》更獲選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十部推薦電影,並列歷屆最多。今期介紹幾齣優秀的香港紀錄片,跟隨鏡頭以不同的角度看香港,緊貼社會的脈搏。

《香港四徑大步走》:資深跑友周潤發推薦的超熱血作品

  《香港四徑大步走》於2023年獲得香港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電影,目前票房已突破700萬,成為少數叫好又叫座的港產紀錄片。該紀錄片以2021年疫情期間舉行的「香港四徑超級挑戰」賽事為主題,熱血記錄下十多名參加者3日3夜的比賽過程和心路歷程,徹底打破不少人認為紀錄片高深、沉悶的刻板印象。

《香港四徑大步走》自去年12月上映後好評如潮
《香港四徑大步走》自去年12月上映後好評如潮,不少人更表示看完電影後有行山的衝動。今年年初一舉辦的「香港四徑超級挑戰」亦在Threads等社交平台熱議,不少主流傳媒爭相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這部紀錄片帶領觀眾,透過鏡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一起跨越全長298公里,攀升約14,500米的香港四大遠足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和鳳凰徑。四大遠足徑以多樣的自然景觀聞名,紀錄片成功以不同的角度展示出四大徑的壯麗景色。

《香港四徑大步走》記錄了香港美麗的湖光山色。
《香港四徑大步走》記錄了香港美麗的湖光山色。

  「香港四徑超級挑戰」沒有獎金與獎項,更沒有名次,他們為的是挑戰自我,進行一場意志的修練,這份熱血看得觀眾血脈沸騰。只有能在60小時內完成全程的參加者會獲「完成者」名銜,72小時內完成的則為「生還者」,而每年只有少數的參加者能夠成為「完成者」。可是不論挑戰成敗,很多參加者來年仍會如約而至。他們明白一次失敗不是終結,只有保持初心,努力調整,才會有下一次的成功,他們這份堅毅,不放棄的心態,予觀眾深深的感動。

  延伸閱讀:秋高氣爽 走一趟全港最早長途遠足徑「麥理浩徑」

《十方之地》:用鏡頭看紅磡街頭生態 真實呈現基層日常

  紅磡——一個四通八達、新舊交替的社區。區內除了有貫穿東西南北的鐵路站、大型私人屋苑、等待拆卸重建的大廈,更有充滿傳統氣息,香火鼎盛的觀音廟、殯儀館和長生店等老店。在紅磡繁華一面的背後,區內有一群拾荒者每天營營役役地工作。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他們,生活質素卻有着雲泥之別。

《十方之地》榮獲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評審團獎。
《十方之地》榮獲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評審團獎。評審團評論此片「以敏銳的觀察力與溫柔的批判視角,展現人與社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以及在追求快速發展與進步的時代裏,掂量着人性尊嚴的無比重量。」(圖片來源:官方劇照)

  《十方之地》駐足觀察,記錄下紅磡在港鐵沙中線尚未落成之際的獨特面貌。紅磡區重建項目眾多,無情的收購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及拾荒者的生計。《十方之地》透過赤裸的鏡頭揭示貧富差距問題,注視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充滿批判意味。

《十方之地》呈現紅磡的眾生相。
《十方之地》呈現紅磡的眾生相。

  延伸閱讀:金像獎2022|濁水漂流 Vs 智齒:底層邊緣人物的悲歌

《冬未來》:從傳統習俗太平清醮體驗人文關懷

  十年一會的西貢蠔涌聯鄉太平清醮,是酬神祈福的傳統習俗,更是移居海外的村民回港團聚的時機。導演曾翠珊在2014年以《河上變村》記錄了上一屆清醮與自己祖家蠔涌的變遷。事隔十年,曾翠珊將2020年年底西貢蠔涌聯鄉太平清醮的籌備工作拍成紀錄片《冬未來》。

影片不單記錄太平清醮這個傳統風俗,同時刻劃出濃厚的人情。
影片不單記錄太平清醮這個傳統風俗,同時刻劃出濃厚的人情,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香港。台灣的南方影展曾評論此片:「除了高樓大廈與商業發展之外,還有人文關懷與對家鄉無盡的珍愛。」(圖片來源:冬未來Facebook)

  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這屆太平清醮面臨極大挑戰,嚴密的防疫措施,使近半居於海外的蠔涌原居民無法回來參與這個十年一會的盛事;加上人手與經費問題,為舉辦太平清醮增加不少難度。幸好在一眾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屆盛事如期順利舉行。

  最後數十名村民更通過視像會議與不能回鄉的海外親友共慶醮會,以另類形式上映大團圓結局。然而,面對老村民陸續離世的現實問題,清醮究竟能否繼續辦下去?電影帶出傳統習俗的傳承問題和民眾對未來的懷疑,讓人反思。

《冬未來》為曾獲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曾翠珊執導,入選多個電影節。
《冬未來》為曾獲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曾翠珊執導,入選多個電影節。

  延伸閱讀:失而復得的香港歷史傳統 看太平清醮飄色巡遊搶包山

《無拘飛祥》:平權先鋒羅偉祥的生命讚歌

  《無拘飛祥》曾在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上映,雖然暫時只有特別放映場次,但卻非常值得推薦。《無拘飛祥》是一部關於香港殘疾平權先鋒羅偉祥(祥仔)的紀錄長片,透過紀實影像與動畫交集,呈現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患有先天性大腦麻痺症,需以輪椅代步,四肢難以動彈的祥仔未有受制於身體障礙,努力打拼出自己的事業。

祥仔為傷殘人士謀福祉,獲得多項榮譽。
祥仔為傷殘人士謀福祉,獲得多項榮譽。

  身殘志堅的祥仔不願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縱使手未能靈活使用,但他將筆綁在手上,用唇頂着寫字,成功通過公開考試。他苦學語言及電腦,曾做過不同工作,其後成為香港首位坐輪椅的保險從業員;他更積極參與政策倡議工作,為傷殘人士謀福祉,致力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可惜的是祥仔於2022年去世,終年58歲。他一生為殘疾人士平權而奮鬥,是一位「生命鬥士」,活出勵志人生。

影片以簡單動畫說明祥仔的成長經歷。
影片與一般紀錄片不同,除了跟拍祥仔的日常生活,更以簡單動畫說明祥仔的成長經歷,配合祥仔的自述,更立體地刻劃出其人物性格,加深觀眾對他的了解。(圖片來源:預告片截圖)

  延伸閱讀:凍住四肢凍不住心 漸凍人做主播宣揚廣東話

重溫甄子丹經典動作片:齊看「宇宙最強」巔峰對決與熱血瞬間

2025-02-0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金像獎2025|古天樂對決伍允龍朱栢康 梁雍婷韋羅莎再爭女配

2025-04-24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2005年4月26日
連戰

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

麻甩源自法語?

  廣東話俗語中,「麻甩佬」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中年男性,略帶貶義。

  麻甩,在廣東話當中有粗野、粗魯的意思,多數用來形容男性,常見的有「甩麻佬」。至於這個說法的由來,就有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個說法是在清代時期廣州有不少來自比利時的傳教士,部分傳教士的專業是醫生,通過藉替當地人看病而傳教。

  由於部分比利時人說的是法語,法語稱病人作「malade」,發音像「麻甩」...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