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2-07
天問二號探測「振蕩天星」任務備受關注,但在此之前,其實中國已有一位小行星探測的先行者,就是大家已淡忘了的嫦娥二號;它至今仍在太空中翱翔!
嫦娥二號 探月後展開拓展任務

「嫦娥」不是探月嗎,怎麼又與小行星有關?嫦娥二號確實是月球探測器。它於2010年10月1日發射升空,在環繞月球軌道上展開科學探測,並為後續探月任務完成關鍵技術認證。
2011年9月,完成計劃中的探月任務後,嫦娥二號開始拓展任務,在控制中心的指示下離開月球,飛往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拉格朗日L2點」。
「拉格朗日L2點」是太陽和地球引力的其中一個平衡點,探測器或衛星能在消耗很少燃料的情況下長期停留,是觀測太陽系的理想位置,也是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
據報道,嫦娥二號是世界首個從月球直接前往日地拉格朗日點的飛行器。
延伸閱讀:天問二號2025年升空 探索「振蕩天星」 採樣帶回地球
「圖塔蒂斯」威脅地球

到2012年6月,嫦娥二號飛離「拉格朗日L2點」,前往探測編號4179的小行星;這是中國航天第一次對小行星作抵近探測,此際的嫦娥二號就變成小行星探測器了。
中國是繼美國、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後,第四個對小行星進行探測的國家或組織。
4179小行星是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天體,最大寬度4.6公里。其早於1934年就被天文學家發現,卻很快又「失蹤」了。直到1989年,它才被再次找到,並以歐洲神話的戰神「圖塔蒂斯」命名。
「圖塔蒂斯」是目前最大一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每4年會接近一次地球,對它抵近研究,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其基本特性,便於將來必要時採取有效應對措施以消除威脅。
嫦娥二號2029年前後「回歸」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在離地球約700公里的空,以高高達每秒10.73公里的速度飛掠「圖塔蒂斯」,兩者最接近時僅3.2公里,期間嫦娥二號進行了大約25分鐘拍攝,首次獲得該小行星高分辨率光學圖像。
完成小行星探測後,嫦娥二號繼續飛向無垠深空。據報道,它傳回的信號在2014年逐漸消失,當時與地球距離已超過1億公里。
嫦娥二號設計壽命是半年,該刻早已「超期服役」。
報道稱,現在的嫦娥二號已是一顆太陽系人造衛星,正沿着橢圓軌道繞太陽飛行。 天文學家推算,這位小行星探索先行者將於2029年前後「回歸」,飛到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在大約800萬公里外遙望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