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攜月背樣本著陸 「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地球

編輯︰言嘉庸

  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自發射後歷經53天,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

嫦娥六號|半彈道跳躍式返回  「太空打水漂」

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採樣過程。(圖片來源:微博@中國航天文化)

  嫦娥六號返回器採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方式,這個過程俗稱為「太空打水漂」。

  具體來看,嫦娥六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在大約大西洋上空第一次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在降至預定高度後,返回器在大約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滑行下降。之後,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

  為何要「太空打水漂」式返回?據科研人員介紹,嫦娥六號返回器從月球飛向地球速度非常快,返回過程必須減速。

返回器再入返回飛行過程示意圖。(圖片來源:深空探測學報)

  這樣設計,目的是利用數千公里大氣層的阻力和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熱量快速消耗返回器的能量,使其再次穿出大氣層時速度已經降到第一宇宙速度以下,不再具備環繞地球飛行的條件而第二次進入大氣層。

  除了要減速,還要克服高溫影響。為保証返回器既防熱又抗燒蝕,嫦娥六號返回器借鑒了嫦娥五號的經驗,根據不同部位耐燒灼和隔熱的具體需求與指標,「穿上」量身定制的「貼心防熱衣」,安全順利返回地球。

  距地面約10公里高度時,嫦娥六號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准確在預定區域平穩著陸。

嫦娥六號攜月背樣本著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嫦娥六號|返回器北京開艙 移交月球樣品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六號返回器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后續開展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

嫦娥六號返回器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鵲橋二號中繼星在完成嫦娥六號任務後,將擇機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其攜帶的極紫外相機、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和地月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試驗系統,將收集來自月球和深空的科學數據。

  延伸閱讀:嫦娥六號出征 人類將首次採回月背土壤

  延伸閱讀:嫦娥六號採月背土壤 港大或破解月球正背面差異之謎

中國航空|中國最短國際航線 35分鐘極速飛俄羅斯!

中國航天|港人首次獲選載荷專家 港產太空人何時能飛天?

高清多圖|嫦娥六號完成人類首次月背採樣 展示五星紅旗

嫦娥六號著陸月背採樣 6月25日返抵地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