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2-07
天问二号探测“振荡天星”任务备受关注,但在此之前,其实中国已有一位小行星探测的先行者,就是大家已淡忘了的嫦娥二号;它至今仍在太空中翱翔!
嫦娥二号 探月后展开拓展任务

“嫦娥”不是探月吗,怎么又与小行星有关?嫦娥二号确实是月球探测器。它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升空,在环绕月球轨道上展开科学探测,并为后续探月任务完成关键技术认证。
2011年9月,完成计划中的探月任务后,嫦娥二号开始拓展任务,在控制中心的指示下离开月球,飞往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
“拉格朗日L2点”是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其中一个平衡点,探测器或卫星能在消耗很少燃料的情况下长期停留,是观测太阳系的理想位置,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据报道,嫦娥二号是世界首个从月球直接前往日地拉格朗日点的飞行器。
延伸阅读:天问二号2025年升空 探索“振荡天星” 采样带回地球
“图塔蒂斯”威胁地球

到2012年6月,嫦娥二号飞离“拉格朗日L2点”,前往探测编号4179的小行星;这是中国航天第一次对小行星作抵近探测,此际的嫦娥二号就变成小行星探测器了。
中国是继美国、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后,第四个对小行星进行探测的国家或组织。
4179小行星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天体,最大宽度4.6公里。其早于1934年就被天文学家发现,却很快又“失踪”了。直到1989年,它才被再次找到,并以欧洲神话的战神“图塔蒂斯”命名。
“图塔蒂斯”是目前最大一颗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每4年会接近一次地球,对它抵近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其基本特性,便于将来必要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消除威胁。
嫦娥二号2029年前后“回归”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在离地球约700公里的空,以高高达每秒10.73公里的速度飞掠“图塔蒂斯”,两者最接近时仅3.2公里,期间嫦娥二号进行了大约25分钟拍摄,首次获得该小行星高分辨率光学图像。
完成小行星探测后,嫦娥二号继续飞向无垠深空。据报道,它传回的信号在2014年逐渐消失,当时与地球距离已超过1亿公里。
嫦娥二号设计寿命是半年,该刻早已“超期服役”。
报道称,现在的嫦娥二号已是一颗太阳系人造卫星,正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飞行。 天文学家推算,这位小行星探索先行者将于2029年前后“回归”,飞到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在大约800万公里外遥望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