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50周年 中美關係新一頁

撰文︰華思齊

  1971年4月,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以「China:A Whole New Game」為題,刊登了美國乒乓球隊員登中國長城的照相,這一幕,歷史上稱為「乒乓外交」,為冰封廿載的中美關係打開缺口,成為翌年美國統總尼克遜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的契機,為中國改革開放揭開序幕。

日本世兵賽偶遇 成中美關係解凍契機

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到中國進行為期一星期的友好訪問,成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首個應邀訪問中國的美國代表團。他們登上長城的合照成為《時代》周刊封面,標題的「Game」,語帶雙關,由乒乓球賽引伸至中美關係。(網上圖片)
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登上長城的合照成為《時代》周刊封面,標題的「Game」,語帶雙關,由乒乓球賽引伸至中美關係。(網上圖片)

  當年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安排得很急,但卻絕非偶然。

  就在美國隊訪華前約一個月,中國隊派遣國家隊,到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那時國家尚未改革開放,中美關係仍然冰封。

  本來兩隊住宿相距甚遠,並無交流機會。怎料比賽結束前3日,美國球手科恩練習後,因為找不到美國隊車,眼見另一架大會車輛經過,登門救助,上車後才發現是中國隊的車。當時車上所有人都很驚訝,氣氛尷尬,直至世界冠軍球手莊則棟打破沉默。若非他主動上前,透過翻譯跟科恩交談,便不會有之後的「乒乓外交」。

1971年中國乒乓球隊訪日參賽,一直備受媒體關注。當日記者見中國隊的旅遊巴停泊,紛紛靠上來拍照,沒想到由中國隊巴先跳下來的,居然是個美國人。這幀照片捕捉了這一幕。(網上圖片)
1971年中國乒乓球隊訪日參賽,一直備受媒體關注。當日記者見中國隊的旅遊巴停泊,紛紛靠上來拍照,沒想到由中國隊巴先跳下來的,居然是個美國人。這幀照片捕捉了中美關係史重要一刻。(網上圖片)

中蘇交惡 尼克遜上任 中美關係緩和

  科恩下車後,中方接獲美國乒乓球隊提出訪華的請求。

  當時,外交部給時任總理周恩來寫了報告,認為「目前時機還不成熟」,但周恩來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請前線留下對方地址,立即將報告轉交時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審批。

  60年代末中國與前蘇聯交惡,1969年剛發生「珍寶島事件」,兩國關係處於危險邊緣,中國必須在國際找到能與蘇聯抗衡的盟友。適逢同年上任的美國總統尼克遜亦希望從越戰中脫困,轉移國內外視綫。於是成為中美關係緩和的一個轉捩點。

  一發清脆的乒乓球聲,敲響兩國的友誼。

  延伸閱讀:中美關係建立 促中國秉持改革開放之路 

當時中國尚未改革開放,外國人對這個封閉國家所知甚少,對一切感到新鮮。圖為美國運動員在中國下塌的酒店前合照。(圖片來源:AP)
當時中國尚未改革開放,外國人對這個封閉國家所知甚少,對一切感到新鮮。圖為美國運動員在中國下塌的酒店前合照。(圖片來源:AP)

乒乓外交改善中美關係 改寫全球格局

  3日後,毛澤東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消息迅即傳開,全球媒體都在談論此事。美聯社引述:「20年來恢復中美對話所採取的最有意義一個步驟,竟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乒乓球比賽場」;法新社則以這是「中國的新外交戰略」形容。

  延伸閱讀:熊貓外交 見證中美關係解凍

這是1949年後首次有美國運動員來中國,一場「乒乓外交」改寫中美關係。圖為美國隊訪華一星期間,與中國球員練習的情況。(圖片來源:Getty)
這是1949年後首次有美國運動員來中國,一場「乒乓外交」改寫中美關係。圖為美國隊訪華一周期間,與中國球員練習的情況。(圖片來源:Getty)

  由美國隊的科恩在世兵賽「上錯車」,到啟程往香港,頭尾不過5天時間。

  50年前的4月,美國乒乓球代表隊由羅湖坐上開往廣州的火車進入中國,見證中美關係走進新階段。與美國隊一起赴京,還有加拿大、英格蘭、哥倫比亞和尼日利亞的乒乓球隊。不過,獲周恩來以特殊規格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的,只有美國人,他向眼前來賓說:「是你們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

周恩來以特殊待偶,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足證對中美關係的重視。(圖片來源:Getty)
周恩來以特殊待偶,在人民大會堂接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足證對中美關係的重視。(圖片來源:Getty)

  幾個月後,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兩度訪京,為翌年尼克遜訪華甫路,中美關係現曙光;同年底,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一場「小球(乒乓)轉動大球(地球)」的外交行動,拉近中美關係,徹底將全球格局改寫。

當年美國運動員從日本取道香港,經羅湖乘火車到廣州,再輾轉抵達北京。(圖片來源:AP)
這段對中美關係影響深遠的大事,也跟香港有關,皆因當年美國運動員從日本到內地,先要取道香港,經羅湖乘火車到廣州,再輾轉抵達北京。(圖片來源:AP)
科恩在香港羅湖跨越中國邊境前,與傳媒揮手。(圖片來源:AP)
科恩在香港羅湖跨越中國邊境前,與傳媒揮手。(圖片來源:AP)
小紅書中美對帳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2025-04-13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25-04-12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