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天后葉蒨文 為何連奪4屆女歌星獎仍自覺「沒有紅過」?

撰文︰黃皓頤

  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樂壇,人才輩出,單是冒起的天后級歌手就包括梅艷芳、林憶蓮陳慧嫻、王菲,還有至今仍活躍幕前的葉蒨文。

  早前葉蒨文擔任港姐競選表演嘉賓,歌聲悅耳,更又唱又跳,壓台感十足。不過,曾在90年代連續四屆獲頒「最受歡迎女歌星」的她,竟然自言「沒有紅過」。為甚麼呢?

葉蒨文在台灣出道 轉戰香港唱粵語歌走紅

小時候的葉蒨文和父母合照
葉蒨文跟父母感情要好。

  葉蒨文擁有不少大受歡迎、傳唱度高的歌曲,像《零時十分》、《祝福》、《黎明不要來》、《情人知己》等,但其實她初唱粵語歌時,並不懂得讀寫漢字。

  葉蒨文在台灣出世,4歲時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由於自小在英語環境中成長,因此她要先將英文字母拼注在漢字上幫助發出中文的音,但想不到她唱歌予人字正腔圓的感覺。

  很多人以為葉蒨文在香港出道做歌手,但其實她早於16歲返台探親時,曾被星探看中,被邀試鏡。19歲時,葉蒨文拍攝了果汁廣告,贏得不少關注,之後拍了第一部電影《一根火柴》,更獲賞識簽約推出首張唱片《春天的浮雕》。

1980年,葉蒨文在台灣拍攝的果汁廣告。
1980年,初出道的葉蒨文曾拍攝果汁廣告,憑清新甜美的樣子,贏得外界關注。(網上圖片)

林子祥覓新鮮女聲合作 葉蒨文幸運獲點中

  葉蒨文在台灣出道後,1980至1983年間推出了五張國語專輯,可惜反應平平。不過,她獲得幸運之神眷顧,很快獲得到香港發展的機會,不單參與電影《賓妹》和《殺入愛情街》,更加得到試音唱粵語歌的機會。

  那是1983年,當時已是當紅歌手的林子祥,為了製作專輯《愛情故事》中一首歌曲《重逢》,想找一把新鮮女聲合唱。剛巧在楊凡導演引薦下,只出過國語專輯、不懂唱粵語歌的葉蒨文,憑着試音時獨特又清新的歌聲,贏得跟林子祥合唱的機會,兩人也從此結緣。

葉蒨文初來港發展時,不諳粵語,獲得林子祥擔任其粵語和歌唱技巧導師。
葉蒨文初來港發展時,不諳粵語,獲得林子祥擔任其粵語和歌唱技巧導師。兩人亦師亦友,關係密切。(圖片來源:葉蒨文微博)

葉蒨文獲林子祥教唱粵語歌 初試啼聲《零時十分》一炮而紅

1992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葉蒨文第三度獲女歌星獎。
1990年至1993年,葉蒨文四奪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最受歡迎女歌星」獎,風頭一時無倆。圖為她在1992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第三度獲女歌星獎。(網上截圖)

  林子祥日後受訪時表示,初認識葉蒨文時,「她唱的中文歌和英文歌都很好聽,但就不會說粵語,所以我手把手教她學粵語,唱粵語歌。」

  他不單擔任葉蒨文的粵語和歌唱技巧導師,在1984年更為她創作了一首旋律優美的《零時十分》,配合其嬌柔婉轉的歌聲,結果令葉蒨文一炮而紅,打開知名度,不單唱片大賣,更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的十大金曲獎。

  由此,葉蒨文的歌唱事業拾級而上。1988年,一首清新雋永的《祝福》風靡一時,唱片銷量高達35萬張,歌曲更成為各大流行榜的冠軍,大受歡迎。

  她的經典歌還包括《焚心以火》、《信自己》、《情人知己》,以及國語歌《瀟灑走一回》、《選擇》《晚風》等。在1990至1993年,葉蒨文更攀上事業高峰,連續四屆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最受歡迎女歌星」,風頭一時無倆。

葉蒨文一直不覺「紅過」 奪女歌星獎皆因梅艷芳不拿獎

葉蒨文曾在訪談節目《魯豫有約》中,直言「一直都不覺自己紅過」。
葉蒨文曾連續四屆獲頒「最受歡迎女歌星」,但她表示「梅艷芳不拿獎我才開始拿獎」。

  如此佳績,當然配得上當紅歌手稱譽。可是,葉蒨文卻在一個訪談節目中,直言「一直都不覺得我紅過」;談到拿女歌星獎,她更表示「是梅艷芳不拿獎,我才開始拿獎」。原來在她眼中,前面有梅艷芳,後來者有王菲,所以自己沒紅過。

  延伸閱讀:梅艷芳新秀冠軍入行 「壞女孩」形象深入民心

  或者應該說,葉蒨文認為自己並不是最頂尖的那一個人。但公平地說,她絕對是一位優秀的歌手,也是實力非凡的天后級歌手吧。

葉蒨文樂意跟新人歌手合作 鬥唱鬥跳盡顯天后唱功

2022年,葉蒨文參與綜藝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因表現突出,得到很多新生代的關注。
2024年9月的香港小姐競選上,葉蒨文率領多位樂壇新秀唱出多首經典金曲。

  葉蒨文出道至今逾40年,近年仍然活躍幕前,例如2022年參與音樂綜藝節目《聲生不息.港樂季》,跟不同世代的香港和內地歌手合作,將經典的港樂重新演繹,也因着其突出的表現,獲得很多新生代的關注。

  還有,今年9月的港姐競選中,葉蒨文也跟多位新人歌手同台鬥唱鬥跳,盡顯其天后級風範。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進之際,當我們尋找新事物、新聲音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曾陪伴我們成長的熟悉歌聲,就像葉蒨文,依舊動聽感人,令人難忘記。

  延伸閱讀:華語樂壇的傳奇 王菲天生唱將無人可代替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許冠文《鬼馬雙星》、《摩登保鑣》、《破·地獄》

《破·地獄》1億票房|喜劇之王許冠文 由冷面笑匠到喃嘸師傅

2024-11-29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2024-11-15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