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西藏:納木錯、氂牛與中國文化

編輯︰豆子、聞華

     甚麼「錯」能令人心生嚮往?西藏「納木錯(措)」一定是其中之一。提到西藏,就會想起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雪山、廣闊的草原、龐大的氂牛和神秘的藏族中國文化,這些在納木錯都有。納木錯是藏人心目中「來自天上的湖泊」,不僅有「天空之鏡」一般的絕景,更是體驗藏族中國文化的好去處,是西藏旅遊不可錯過的熱門景點。

 

「天湖」納木錯與中國文化

  「錯(譯音)」在藏語中是「湖泊」的意思,「納木錯」意為「天湖」,在中國文化傳說中,這個湖泊如同湛藍的天空落到了地面上,因此得名。
  納木錯位於青藏高原,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超過1,920平方公里,接近兩個香港那麼大,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亦是西藏第二大的湖泊。
  這個於200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湖泊,經過逾百萬年的板塊擠壓而不斷隆升,慢慢形成如今風貌:一望無際的湖面,如鏡子一般倒映出藍天、白雲、雪山,純淨聖潔,震撼人心。
  對於藏族人民來說,納木錯不僅是「天上的湖泊」,更擁有如「天」一般神聖的地位,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亦是著名的藏傳佛教聖地。

  延伸閱讀:西藏旅遊必到林芝花海 600年古樹背後的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西藏-納木錯
氂牛在藏旅文化中神聖的存在,藏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氂牛的幫助。(網上圖片)

藏族神秘氂牛與中國文化

  除了美景和藏族文化,納木錯亦是一個生態寶庫。湖泊周邊有廣闊的草原、濕地,生活着大量野生動物。當局以納木錯為核心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保護原始生態,成效顯著。
  湖畔經常可以見到氂牛,這種體型龐大的動物被藏人視作「守護神」,成為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藏人的衣食住行、乃至信仰,都與氂牛有關。
  氂牛的毛皮可以用來做衣服、織毛毯、製作皮鞋,亦可用來織繩幫助搭建帳篷;氂牛的肉為人們提供糧食,亦能用來製作乳製品;氂牛毛甚至可用來運送貨物、代步;氂牛糞更可作為茫茫高原上的燃料。
  此外,溫純、老實的氂牛,亦符合中國文化中對為人處事的期許,亦體現藏族人民的精神。雪山、聖湖、氂牛,盡展納木錯的靜謐與美好,也成為許多人心中的西藏印象。

 

相關標籤
拉薩是西藏首府,也是第一大城市

改革開放|為何有「北京路」「山東路」? 援藏工程推進西藏發展

2024-09-05
1:39

3間特色書店 重拾中國文化閱讀美德

2020-11-12

中國旅遊必到 從杭州西湖認識中國文化

2020-11-11

一雙筷子 訴說3000年的中國文化

2020-11-11
1:49

北京松美術館 演繹中國文化

2020-11-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山西應縣木塔守塔貓

今日風景|上班期間「胖揍」同事?山西守塔貓「萌態百出」

2025-02-08
甘肅古城

今日風景|龜形?八角形? 這些神秘的「東方古堡」你見過嗎?

2024-04-30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