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康城影展的中國文化遺產 曾是皇家專屬技術

編輯︰聞華

  這項中國文化遺產,曾多次亮相康城影展、巴黎時裝周,曾被當做國禮送給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驚艷世界——這就是被視為中國傳統手工藝巔峰的「花絲鑲嵌」。千百根細如髮絲的金絲、銀絲,在匠人的錦心妙手之下,變成精美絕倫的飾品和器物,數千年以來一直是中國皇家專用的「高級定制」。現在,這項絕技已走入民間,走向國際,成為中國文化遺產的代表之一。

傳承千年的中國文化遺產 北京花絲最著名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
古老的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由花絲工藝、鑲嵌工藝結合而成,工序繁多,被視為手工藝巔峰。

      花絲鑲嵌是花絲工藝和鑲嵌工藝的結合,被視為中國金屬工藝中最精巧的一種,是傳承千年的中國文化遺產,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工藝,在明代達到巔峰水平,一直是中國皇家御用。一件飾品可能由千百根細如髮絲的金銀絲製成,工序繁多,難度極高。中國獨有的花絲工藝包括掐、填、攢、焊、堆、壘、編、織等傳統技法,鑲嵌則採用挫、捶、擠、鑲等技法,金銀為底,飾以珍珠、寶石、點翠,金碧輝煌,精美絕倫。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
作為寶貴的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曾是皇家御用絕技。圖為明代累絲閣樓人物純金髮簪(左)、明代萬曆皇帝金翼善冠(右)。(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清朝消亡後,這門絕技走入民間,經歷了動盪的近代社會,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度走向衰落。但直到2008年,花絲鑲嵌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北京花絲鑲嵌為代表,融合了現代設計,逐漸重回大眾視野。

中國文化遺產變時尚手袋 曾是APEC國禮送賓客

  2014年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中國向與會的20多個經濟體領導人,送出了3件特別的國禮,其中一件「繁花」手袋即應用了花絲鑲嵌工藝,外表是由數千朵「金花」焊接而成,80多位匠人合作,要至少兩天才能做完一個手袋。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
作為2014年APEC國禮的「繁花」手袋,應用了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受到關注。(網上圖片)

  在國際時尚舞台上,花絲鑲嵌也成為了「中國風」的代表之一。在2018年、2019年的康城影展上,法國影星Frédérique Bel、瑞典名模Victoria Silvstedt選擇的中國風手袋都應用了花絲鑲嵌工藝。

  延伸閱讀:漢服蘊藏幾多文化遺產?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
在2018年、2019年的康城影展上,法國影星Frédérique Bel(左)、瑞典名模Victoria Silvstedt(右)搭配的手袋都用了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十分吸睛。(圖片來源:Getty)

  不少年輕人,近年致力於傳承這門中國文化遺產,甚至創立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80後的花絲工作室創始人董恆江希望藉助互聯網等新技術,「激活」這項古老的工藝,「孔夫子很好,但現代人更喜歡鋼鐵俠(Ironman),可以讓孔夫子做內核,鋼鐵俠做外殼」。

當代中國-文化遺產-花絲鑲嵌
以明朝為背景的古裝劇《山河月明》中,女性角色的華美鳳冠即應用了花絲鑲嵌工藝,引發網友對中國文化遺產的關注。(網上圖片)
王星記扇

改革開放|從公有制、承包責任制到市場化 杭州非遺王星記扇廠浴火重生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1:40
中國文化-唐宮夜宴

唐俑復活?《唐宮夜宴》再現盛唐時期中國文化

從非遺到國家名片 「自貢燈會」驚艷美德日韓

1:35

兩會倡設漢服日 一套服飾蘊藏幾多文化遺產?

1:35

打機了解文化遺產?《江南百景圖》裏的「杭州三絕」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