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松美術館 演繹中國文化

編輯︰豆子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歲寒三友」松、竹、梅被視為高尚人格的象徵,其中四季常青、堅韌不屈松樹代表正直、剛毅的品格,常用來比喻君子的高風亮節。北京溫榆河畔的河堤,有一間以「松」命名的私人美術館,不但具備當代建築的設計風格,同時亦秉承了松樹的素雅簡潔,傳承了中國文化,一起來看看它如何影響美術館予人的觀感。

99棵松樹展中國文化

  松美術館原址本來是一個舊馬場,因為地形狹長,閑置多年亦未有被投資者「賞識」改造,後來中國娛樂圈大亨兼世界知名收藏家王中軍在該處親自策劃並創辦私人美術館,為了無生氣的荒土重新賦予嶄新的意義。美術館以白色為主調,配以多塊大型落地玻璃增加採光,配上散落院中不同角落的199棵形態各異的松樹,具格調之餘亦展示了中國文化,令美術館自2017年開幕以來,一直人氣高企。

當代中國-中國旅遊-中國文化-北京
北京松美術館內的199棵松樹形態不一,為美術館營造了不一樣的氛圍。(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北京松美術館館長王中軍以一句話點出,松美術館不單是收藏展品的載體,其建築設計本身亦是足以展現中國文化的藝術品:「松美術館就像我的一件作品。創作一幅抽象畫,動筆的時候未必知道完成後是什麼結果。整個美術館的過程雖是隨性而來,但必須做出格調。」 

中國文化與生活態度

  松美術館裏,有間以落地玻璃建成的閣樓,傾瀉而進的陽光映襯出簡潔利落的室內設計,為參觀者帶來與別不同的感受。有時候,逛藝術館不單是為了館內的展品,亦是為了製造一個放慢生活節奏的機會,正如松美術館,隨性得來卻保持格調,是一種展現中國文化的生活態度。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1:39

3間特色書店 重拾中國文化閱讀美德

中國旅遊必到 從杭州西湖認識中國文化

一雙筷子 訴說3000年的中國文化

2:16

尋訪西藏:納木錯、氂牛與中國文化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