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的傳奇 王菲天生唱將無人可代替

撰文︰黃皓頤

  19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當中有不少極具個人風格的新星橫空誕生,王菲是其中之一。不過,那時候她叫王靖雯。

  由王靖雯到王菲,由粵語歌到普通話歌,從兩岸三地到全球華人社會,她唱歌的技巧、風格和嗓音,都讓人難以忘懷。究竟這位充滿魅力的王菲,是如何練成的?

王菲遺傳媽媽音樂天份 年少時已登央視舞台獨唱

王菲1983年央視六一晚會獨唱
王菲小時候加入中央電視台的銀河少年藝術團,1983年曾在央視六一晚會上,獨唱《大海啊故鄉》、《小百靈之歌》等歌曲。(網上圖片)

  眾所周知,王菲在北京出生。爸爸是煤炭工程師,媽媽曾是煤礦文工團的女高音,王菲跟父母和哥哥四口同住。15歲前,王菲跟隨媽媽姓氏,名為夏林;15歲後改從父姓叫王菲。

  大抵是遺傳了媽媽的音樂天份,王菲自小喜歡唱歌,小學時入選中央電視台的銀河少年藝術團,更成為領唱。1983年,王菲14歲時曾在央視六一晚會上,獨唱《大海啊故鄉》、《小百靈之歌》等歌曲。

  有指,媽媽反對王菲向音樂發展,但性格倔發的她未為所動。1985年,讀高二的王菲被唱片公司相中,推出首張專輯,翻唱其偶像鄧麗君的名曲《風從哪裏來》,其後又再推出《記得我》、《鄧麗君故鄉情》等專輯。

  延伸閱讀:「四大天王」黎明 90年代紅遍半邊天 他更是樂壇「金句王」

王菲改藝名「王靖雯」出道 專輯大賣唱出多首代表作

王菲
王菲初來港時,曾擔任過模特兒。這是王菲做模特兒時期拍下的照片,充滿初出茅廬的青澀感覺。(網上圖片)

  1987年,王菲隨爸爸移居香港。兩年後,她參加「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大賽」,憑《仍是舊句子》獲得銅獎,正式簽約出道。

  1989年,王菲以藝名「王靖雯」推出首張同名專輯《王靖雯》,走粵語歌的抒情風格,結果唱片銷量超過三萬,為她打響頭炮。

  自此,她推出的專輯都大賣,她得天獨厚的音色、音感,唱出極具個人風格的歌曲,廣受歡迎。例如1992年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唱到街知巷聞,也奠定其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這首歌唱更為她帶來多個音樂獎項,包括叱咤樂壇流行榜至尊歌曲獎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十大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金曲獎等。

  1993年,她同時推出《執迷不悔》粵語和普通話版,同樣大受好評,更成為其代表作之一。

  延伸閱讀:80年代樂壇天后陳慧嫻 曾為一個承諾放棄火紅事業

改回本名王菲 贏女歌星獎演唱會大收

王菲
王菲在舞台上的前衛打扮,還記得她的菠蘿頭(左)和透明吊帶塑料裙(右)嗎?(網上圖片)

  1994年,她改回用本名王菲。其後推出的唱片,都加入了英倫音樂元素,也開始跟內地音樂界人士合作,展現跟過往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1994年底,她在紅館舉行18場演唱會,打破當時新人演唱會紀錄。1995年,她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的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自1989年至2005年,王菲推出了逾20張專輯及EP,成績都十分驕人,不少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執迷不悔》、《我願意》等,都成為熱門歌曲。不單在香港受歡迎,其歌聲更傳遍內地、台灣,以及馬來西亞等華人社會,成為華語樂壇天后級巨星。

王菲的專輯《唱遊
1998年,王菲的專輯《唱遊》以「曬傷粧」成為唱片封面造型設計,用色大膽,配以王菲的仙氣外表,當時成為前衛粧容,談論度很高。(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Twins喚醒青春的回憶 23年不拆夥 同度巔峰與低谷

王菲2010年復出樂壇 推出新歌上音樂節目

王菲
2011年,王菲在演唱會以紅蕃頭打扮演出,貫徹其前衛粧容的作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05年,王菲的經理人宣布王菲「無限期休息」,沒有再推出專輯。

  直至2010年,王菲現身內地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以一曲《傳奇》正式宣布復出舞台;歌曲並迅速拿下流行榜多個星期冠軍。同年底的王菲演唱會,掀起搶飛熱潮。

  2014年,王菲推出兩首電影同名主題曲,分別是《觸不可及》和《匆匆那年》,後者的MV被火速瘋轉,歌曲成為其代表作之一。

  其後,王菲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出新歌,間中參與內地的春晚節目及音樂綜藝節目,而每一次都會引來媒體和樂迷的關注,天后魅力不言而喻。

  王菲是香港流行樂壇的傳奇天后,她的歌聲代表了一個時代,也是很多70、80後的青春回憶。

相關標籤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林峯、《九龍城寨之圍城》

從「亞太區男歌星」到《九龍城寨》演技蛻變 林峯負評中成長

2024-05-10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2024-04-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1984年4月30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華羅庚獲授院士

華羅庚獲授美國全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生骨大頭菜

  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形容寵過了頭的孩子,叫作「生骨大頭菜」。為甚麼?

  原來是和大頭菜的生長有關。

  大頭菜即是大頭沖菜,是廣東一帶的傳統風味名菜,這種菜通常會被人取出莖部作醃製鹹菜之用,蒸肉餅、蒸魚都會用到。但如果大頭菜種得不好的話,菜中的纖維便會又粗又硬,吃菜時便會弄得滿口是渣,就想像有骨頭一樣,難以下嚥。

  農民會以「種壞」來形容這種不好的大頭菜,而「種壞」又...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