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衫”是古代用语? 穿衣服,广东话又可说成“着衫”。当中代表穿上的“着”字,原来是沿用古时用法。 汉代《乐府诗集·木兰诗》中说:“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这首著名的木兰诗中,描述木兰脱去战时军袍、穿上旧日衣服的场景,当中的“着”,就是“着衫”的意思了。 元代马彦良的《一枝花·春雨》也有这个字:“穿一领布衣,着一对布履。”此处的“着”就是“穿着”或“穿上”。 不过如今普通话口语中,较少用...
“廿”为什么这样写? 我们写“二十”,为什么又可以写成“廿”? 中文大学的网上“汉语多功能字库”就有精简的解释。 甲骨文由两个“十”字合并成“廿”,本义就是“二十”。《说文》:“廿,二十并也。古文省。”也就是说,甲骨文“廿”为两个“十”相连,又或可以写成“卄”。甲骨文“廿”用作数词,指二十,《甲骨文合集》曾经出现过:“廿牛”、“入廿”,指贡纳了二十(块龟甲...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 中文有趣的地方,在于相同的字会因不同的词性或读音,变化出不同的意思,有时还会令人捧腹大笑。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明明明明明白白喜欢他”中,涉及的字都很简单,但整句连在一起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贴士:“明”与“白”,除了是动词外,还可用作名词当中。 若“明明”与“白白”都是名词,指的是两个人的话,意思就明显得多了。 全句的意思其实就是:“明明(人名)明明(明显)明白(知道)白白(人名)喜欢他”。 猜...
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 我们说话时,有时会遇到相同的字连在一起,听起来有趣,但看起来就不太容易明白。 网上就曾有这样的一句话让网友疯狂讨论:“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 加上前一句,或许较容易理解全句的意思:“还好我走快了两步,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 前两个“上上”是动词,“赶上”的意思,第三个“上”字是“去”的意思,最后那个是名词,指的就是“上海”。 呼之欲出,全句意思就是:“幸好我快走两步,要不然就赶不上去上海的车了。” 延伸阅读:小龙女:我想要过过...
小龙女:我想要过过过儿过过的日子 爱看金庸小说的话,想必看过《神雕侠侣》,当中小龙女和过儿(杨过)的爱情故事真是可歌可泣。“我想过过过儿过过的日子”,就是小说延伸出的一句网络潮语。 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 答案:第一、二个“过”字是动词,第三个是名词,第四、五个都是动词。 全句意思是:小龙女想要过过(体验)过儿(杨过)过过(经历过)的生活。 同一个“过”字,却有这样多不同的用法和意义,难怪网友纷纷表示:这句话体现“中文博大精深”“(令)老外学汉语大崩溃”。 延伸阅读:...
古代“里正”是什么职位? 里正,是古代的一种基层官吏,负责管理乡里的事务。 这个职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汉代经学家何休为《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所作注释中写道,“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这一职位,在后来的北齐、隋唐时都有设置,到了明朝时改名为“里长”,主要负责掌管户口、纳税、服役等事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里正”。唐代杜甫《兵车行...
古代“摸金校尉”是什么职位? “摸金校尉”其实就是盗墓者,是中国古代对盗墓者的别称。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汉代陈琳所作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中就出现过。 檄文中指出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公然盗墓取财,以贴补军饷。 被袁绍告了一状的曹操,并没有坚定否认自己派人掘墓充实饷军一事,后来“摸金校尉”也逐步成为了盗墓者的代称。 ...
每日一词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