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壁与“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象征帝位,这个词出自《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紫禁城内就有不少象征九五之尊的地标,其中一个就是九龙壁。 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的皇极门外,有一座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的九龙壁,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该九龙壁建于干隆三十七年(772年),壁上有九条大龙,正中央是黄龙,两侧各四条行龙。 古人把数字分为“阳”和“阴”,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是为天子之尊的重...
故宫为何叫“故宫” 今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那故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故”,旧也。故宫即是指旧时的皇宫。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1924年11月5日,清末代皇帝溥仪逊位离开紫禁城;其后《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条例》公布,清室善后委员会...
每日一词 打了珍可以去见soon仔! “打咗珍可以去见soon仔!”还记得在疫情期间,在宣传长者打疫苗的广告片中,一位100岁婆婆说了这句话吗? “打珍”其实是“打针”,“soon仔”是“孙仔”,全句意思是:打了针便可以去见孙仔了。当时“soon仔”还一度成为潮语。 这位婆婆说的方言近似台山话,但又算精准,因为台山话的“仔”叫“doi”,“靓仔”台山话发音为“靓doi”,因此“孙仔”的在台山话的发音为“soon doi”。 说起台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