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夫妻

  中国古代一男一女首次结婚,便成为“结发夫妻”,原来男女双方洞房的一晚,真的会把各自头发剪下来结成一起,象征永结同心,白头到老。二人携手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以随意丢弃的,所以不论男女,都会把头发留长。

  当男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要举行冠礼,也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称为“结发”,所以“结发”本来就是古人成人礼的部分形式。女子方面,则是在十五岁左右举行笄礼。笄,也就是簪子。在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

  到了汉代,“结发”成为了新婚夫妻成婚时候的仪式之一。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和新娘就坐在床边,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将这两绺头发互相缠绕起来,寓意为结发同心、生死相依。

  汉朝苏武《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之五:“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意思是结发为夫妻后,两人恩爱,互不猜疑。

树倒猢狲散

  猢狲指猴子,“树倒猢狲散”指大树倒了,原本栖息在上面的猴子也跟着四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势,其依附者亦随即散去。

  例如那人事部经理是公司总经理的亲戚,仗着关系晋升为人事部主管,然而他本身对人事管理操作一窍不通,每天都是闲聊过日,公司将总经理撤换后,这位人事部经理及其靠关系上位的下属也不得不离开,由“树大好遮荫”,变成“树倒猢狲散”。

  此语出自宋.庞元英《谈薮》。秦桧是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奸臣,但心得皇上欢心...

惊天地 泣鬼神

  “惊天地,泣鬼神”指能使天地为之震惊,能使鬼神为之哭泣。一般用来形容可歌可泣的爱情,或壮烈牺牲的革命,令中国古代深信的天地/鬼神为之动容。

  此语出自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此语的另一变奏,可以数杜甫形容诗仙李白的诗歌,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全诗共四十句,其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概括了李白的艺术成就超凡,深得唐玄宗的赏识。...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这话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同出一辙,意思就是空前绝后,无人能出其右,具褒义,但有时候也用作讽刺之用。

  此话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负,实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可算得千古独步。”

  以中国历史人物来看,武则天是唐朝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代唯一的女皇帝,即使清末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在握,但亦没有称帝,因此武则天称帝,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梦周公

  平常我们说去睡觉、作梦或打瞌睡,会说成“梦周公”或“去见周公”,例如我们会说:“时间不早了,我先去找周公(睡觉)。”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是谁最先说呢?为什么不是找孔子、老子,而是找周公呢?周公又是谁?

  “梦周公”一词原出于《论语.述而》篇的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孔子说︰“我已很衰老,我也很久不再梦见周公了。”孔子是十分敬重周公的,孔子认为周公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周朝初期的仁政也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终身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孔子对周公的尊崇与敬重,让他...

相关标签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古代农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这句说话怎么解?

  传统上,清明节的天气,预示一年的农耕,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重要节气。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谚语,就是“清明晴六畜兴  清明雨损百果”。

  意思是清明这天如果放晴的话,就预示整年作物丰收、牲畜兴旺;相反,清明节下雨的话,需要大量阳光的果树遇上阴天,产量及品质便受到很大的伤害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