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指每个时代有杰出的人才涌现,让这个非凡的时代继续辉煌下去。

  举例说,这支由一群青年人组成的乐队红遍香港,受欢迎情况远远超越以往的乐坛巨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要少看年青人啊!

  原文来自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内容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过长时间传诵,至今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反而代代也有具备才能的人,他们的诗歌和文章会流传数百年。当中“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故解作诗文。至于“才人”是“人材”之意,所以亦有人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呢。

  而今日的中国,也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新一代的年轻人肩负起国家发展的任务,航天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大约30岁,量子通讯技术的研发团队都是80后及90后,年轻人正开始接过了国家发展的重担。

君子不记小人过

  君子是古代社会中极为高尚的性格象征,也是完美无瑕的典范,所以不会与小人一般见识。对于小人的过错,大量的君子绝不会放于心上的。

  正如《论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解作谦卑)以出之,信之成之。君子哉!”而“君子不记小人过”指君子量度寛宏,能够忍耐,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合理事情,小人对自己的不好,都会忍耐和寛恕。相反,小人正是无德智修养的人,此处就凸显了君子的高尚品格。这亦有另一说法,是“大人不记小人过”,意...

恭敬不如从命

  婆媳问题是现代人经常都要面对的难题,但原来早在宋朝也已经有故事是讲述古代的婆媳关系?这个典故的来源就是我们现代经常用到的“恭敬不如从命”。

  宋释赞宁著作《笋谱》中,有一个婆媳故事。故事是讲述某家婆婆对媳妇诛多挑剔,一天婆婆叫媳妇煮笋汤,其时是冬季并不是笋成熟收割的月份,但媳妇仍然答应婆婆的要求,因为她知道要顺从婆婆的意思,那怕找其他食材充当竹笋也照办。就此《笋谱》载﹐这正是“古语说:恭敬不如听从命令,受教不如顺从。”

  但文字随着时...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勤学苦练是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出自《礼记.学记》的谚语,就是体验中国人传统精神的写照,意思是玉石不加工、不琢磨,不能成为器皿。人不经过培养﹑锻鍊,就不能成材。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背后有一个故事值得一看。从前,楚国有个人叫卞和。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琢磨过的玉石,将之呈给当时的楚厉王。然而,皇宫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后来,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这块玉石仍得不到人赏识。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即位后知道...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论语·泰伯》。当时曾子卧病在床,与他政治观点对立的孟敬子来探望他,于是他说出以下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

  人生到了尽头,在临死之前,即使看见敌对的人,也会忘掉大家彼此的怨恨,回归生命的本质,说话也会善良。

  美国影星尤伯连纳在临终前,也向全世界发出善良的戒烟忠告。他的说话,绝对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表表者。

  尤伯连纳于1985年9月死于肺癌。他于临终前几个月,主动表示希望拍广告,告戒别人不要吸...

相关标签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回大地,细雨纷飞的日子又来临了。古时有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这样的天气,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这首诗的全文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

  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细雨。诗句中的“沾衣欲湿”形容细雨如丝,轻轻沾在衣裳上,似湿未湿,给人一种朦胧、细腻的感...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