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今天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开始,气候逐渐回暖,万物复苏,是春耕的重要时节。有一句话:“夜半饭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宋琬的《春日田家》,生动地描绘了春分时节农家的忙碌场景,充满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春分前一天夜半时分,农妇人起床喂牛,确保牲畜有足够体力进行第二天的劳动。同时,农人也会叫醒老伴,一起讨论第二天的农事安排。

  农夫在这一天最爱种什么?原来是种树。

  春分时节,气温回升,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也是一年农事的好开始。

 

京油子 卫嘴子 保定府的狗腿子

  北京、天津、保定是古时天子脚下的三个主要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称,应该称为“北京城、天津卫、保定府”。

  明、清以来定都北京,不少达官贵人居于此地,这些达官贵人当然不好惹,久而久之练就出北京人比较世故、圆滑的特性,于是便有“京油子”的称号。

  天津人脑筋灵活,嘴巴乖巧。过去相声演员先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才敢放开手脚闯荡江湖。天津人说话诙谐,幽默,因而得出“卫嘴子”的称号。

  而“保定府的狗腿子”,...

好眉好貌生沙虱

  “好眉好貌生沙虱”是一句广东俗语。“好眉好貌”、样貌端正的君子却“生沙虱”,比喻看似正人君子,但实际问题多多,并非好人,相等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沙虱是一种虱子之中体积最小的,沙虱进入皮肤会引起疾病。广州方言词典记录:“沙中小虫,会咬人皮肤。”

   这种沙虱也会在番薯上滋生,但通常番薯的表皮看起来完好无缺,看不出有问题。

   “好眉好貌”的人“生沙虱”,就像番薯生沙虱一样,表面看上去很正常,但内部却已生病。形容人表里不一,犹如金玉其外,...

碰瓷

  香港曾有一则新闻:在一个玩具展览内,一个高价的巨型“天线得得B”公仔被一位小朋友撞倒打破,父母为此赔偿3万多元。事件惹起了“碰瓷”疑云,有网民质疑商家别有用心,故意把易碎摆设于在走道中央,借有人不小心打破而骗财。究竟“碰瓷”是什么意思呢?

  “碰瓷”是指有人故意制造或者编造被害的假像,以诈骗和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碰瓷”一词原属北京方言,据说源自清朝末年的没落八旗子弟。他们会捧着易碎的瓷器(多是赝品)在街上行走,假装被路人或者行驶中的马车撞倒,并以瓷器破损纠缠对方作出赔偿。后来,“碰瓷”开始泛指此类讹诈行为。

  “...

搞掂与搞定

  广东话“搞掂”是十分传神的方言,把一个原本不妥当或麻烦的事情理顺。这个词汇进了内地,变成普通话“搞定”一词。

  “搞掂”中的“掂”原意是直。“横掂都系”中的“掂”字,就明显是直的意思,相对于横。

  “搞掂”后引伸为顺畅、妥当。如在办公室文化中,完成了一个大项目,同事们会大喊“搞掂!”

  又例如在农历新年期间,年轻人会以“掂过碌蔗”来互相祝贺,寓意万事胜意,事事顺景。“掂过碌蔗”其实是来源于岭南文化的一些习...

相关标签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有什么是借春雨而寄情的凄美诗句呢?这里便有名句:“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它出自谁人之作,又指什么呢?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春雨》,全诗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借助春雨的迷濛,烘托出别离的寥落与思念的真挚。当中“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做冷欺花 将烟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古词有这句:“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寒冷竟能“霸凌”花儿?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史达祖的《绮罗香 · 咏春雨》。首五句仔细描写春天:“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做冷欺花:春雨挟着冷气,仿佛故意“霸凌”早开的花朵,使它们受到寒意的侵扰。这里透过“做冷”和“欺花”赋予春雨一种冷峻、无情的特质。

  将烟困柳:春雨带来的雾气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