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和豢养 意义大不同?

  现今社会,家畜家禽几乎都是在农场里饲养,然后运到屠房宰割及包装,再送到市场出售。

  因此,现今的家禽可以说都是“圈养”而来的。

  不过“圈养”这个词语是近代才有,古时并没有的。古时多用“豢(音患)养”这个词语。这词出自宋戴埴 《鼠璞·临安金鱼》:“观此则金鲫始于钱塘 ,惟六和寺有之,未若今之盛。南渡驻驆,王公贵人园池竞建,豢养之法出焉。”

  豢养一词在古文常见,有用谷物精心饲养的意思。在今天,用谷物饲养动物是正常不过的事,但对古人或许有些奢侈,甚至是一种炫富。

  由于古时穷困挨饿的人不少,动物基本都是有什么吃什么,能够用上谷物精心饲养的肯定都是较富裕的家庭。

  所以“豢养”一词在古代就带有讽刺某些人炫富的意味。

  随着时代的变化,“豢养”已没有讽刺的意味,只有精心照顾或者养育驯养的意思。“豢养”也比较少用,大家都惯常用“圈养”这个词语了。

  延伸阅读: 金钥匙 VS 银钥匙

猜一字:十一口+二十口

  猜谜游戏中,猜动物、猜工具等因为有形象依据,不难驾驭;但猜文字便不一样了,除了要认识不同的文字,还要加上大量的想像。不过,若是猜中了,往往又是最令人兴奋的。

  谜面:一家十一口,与一家二十口,两家合起来是什么?猜一字。

  贴士:三个口是“品”、四个口是“碞”,那有十一个口同时出现的文字?从文字+字形去思考吧!

  十一是“十”+“ 一”,是“士”,十一口就是“吉”了。

  同样,二十是“廿”,也可作“卄”,下面加一个口。

  这样,“十一口”加“二十口”,就...

聪明反被聪明误

  形容有人自以为做了精明的事,却因此惹上了祸,会用“聪明反被聪明误”形容。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东板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仕途坎坷,一生被贬八次,到后来遇上王朝云,与朝云生下了一名儿子,取名“洗儿”。

  他写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聪明,但我自己一直被聪明耽误;所以我希望孩子愚笨,能无灾无难升...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这句古语有一句大家都十分熟识的日常用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先卖关子。

  此语源于汉代枚乘的《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意思就是不想别人听到的话,便不应说;不想别人知道的事情,便不应做。

  简单来说,这些说话或事情,都是本该不应说或不应做的。

  清朝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一回,就有一句道出以上古语的精髓,那就是:“‘若要...

谢灶:官三民四船家五  

  年近岁晚,不少旧式食肆仍有谢灶的习俗仪式,以答谢掌管厨房安危的神明一年以来的关照。

  “民间谢灶”,最初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后来就演变成通过祭祀“酬谢”灶君的习俗。

  相传灶君会在每年年末都返回天庭,将人间善恶向玉帝报告,所以一众百姓,为免被灶君打小报告,希望以“谢灶”这个形式讨好灶君,从而产生出这个传统习俗了。

  说到谢灶,中国传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讲法。

  传统上,年廿三...

相关标签

食猫面 识貌面

  形容打工仔被老板无故责骂,会说“食猫面”,它的由来是?

  “食猫面”这句广东话俗语意思是被骂、捱批评,是由“识貌面”演变过来的。“貌面”即是脸色嘴脸,而让人“识貌面”本是指板起脸孔给人看,展露不悦的脸色让对方知道自己有所不满。由于有见骂人者的面色一般都不太好看,因此后来就有人就以“识貌面”去形容被狠狠批评的情境,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识貌面”的谐音“食猫面...

狗口长不出象牙

  形容别人口中总说出不好的话,惹人生厌,我们会说“狗口长不出象牙”,这个俗语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象牙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原料,产于南方,往来中原的路途遥远,而且山高路险,相当危险,但由于价钱高,利润丰厚,因此象牙商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从事这门生意。

  民间传说,有商人为了让旅途更安全,特意养了一只狼狗,陪他千里往返。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打劫,狼狗咬伤强盗救了主人。此后,主人更加善待狼狗,狗也...

狗咬狗骨

  广东话俗语“狗咬狗骨”是用来形容同伙之间自相残杀,或是彼此勾心斗角。虽然狗喜欢啃骨头,但理应不会无故伤害同类,更不至于咬同类的骨头吧?

  广东人用“狗咬狗骨”来形容此行为,所强调的不是残杀、争执,而是强调这是内讧,是同伙间的不和,因而比与异类争执更为残忍。在中国历代皇朝的权力斗争上,有两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门之变”,唐朝李世民杀死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两子的“煮豆燃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