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半

  中文有趣的地方之一,是同一个字因为不同词性而有不同的解释,解通了往往令人感到趣味盅然。“学学半”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了。

  “学学半”出自《礼记˙学记》,当中写到,《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如何理解呢?

  “学学半”,第一个“学”字同“斆(粤音同‘校’)”字,是动词,意为教导;第二个“学”则为名词,指学习。

  加起来意思就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导别人的同时,又是在学习,用“教程相长”来形容就贴切了。

  延伸阅读: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叠滘扒龙船” 下一句是什么?

  今天是端午节,让我们说一下扒龙船的有趣谚语。

  以扒龙船的传统来说,佛山叠滘村已有500年历史。不单历史久远,而且还承传一种特有的扒龙舟“特技”:长长的龙舟在村内河道狭窄的“L”型或“C”型转弯位上,能够一次过轻易驶过,绝不用慢驶移就弯位,就像赛车“漂移”一样快。

  叠滘村扒龙船,最早出现在清代客籍叠滘教程先生易瑞瑜撰写的《叠滘十馨》“七龙竞...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

  这句话是广东民间谚语,就是说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各村民把龙船起出来,为端午节龙舟下水作准备。

  龙船为什么要“透底挖”?这与端午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起龙”有关。

  广东地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龙舟竞渡的风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保护龙舟免受潮湿天气或虫蛀等影响,会把龙舟深埋在河床泥土下,利用减少龙舟木与空气的接触,达到保护的效果。

  每年四月初八,就是村民从河底挖出来的日子了。为了隆重其...

人而无信 百事皆虚

  在社会上要成功,最重要就是诚信,因此,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诚信十分重视,比如有人就说:“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这句话出自清朝周希陶《增广贤文》,意思就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会什么事都做不成。

  周希陶是清同治年间的儒生,即塾师或做学问的人,他重订了《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其实是一部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周希陶在内容上增润补充,令读者更容易理解。

  延伸阅读:凡出言 信为...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荀卿》,意思与“推己及人”差不多,是说:爱自己是仁德的开端,自爱之心可以推及到爱别人。

  爱别人,就是有“仁爱”之心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在一个演讲中说过,儒家的“仁爱”在实践上可以有五个层次,第一就是自己先要成为“仁者”,第二是“自爱”,第三是“爱亲人”,第四是“泛爱众”(即爱一切人 ),第五则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

  王安石所说的,就是韩星教授所提及的第二践行层次...

相关标签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与吃有关?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 ·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明白做学问时会遇到的困难。

  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亲身经验,才体会得到个中原因。

  其实在这一句前,就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与吃原本是两码子事,但作者却用吃来比喻学习。作者认为,品尝到美食,是切肤地感受到那种满足;这就好像学习一样,亲自学习后,才能明白自...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是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的名句之一,来自“诗书画三绝”之誉的清代名士郑板桥。

  郑板桥曾在江苏镇江别峰庵读书,这一句话是他当年在屋门题写的对联。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思是,居室清雅有致,地方不必大;花朵只要香气芬芳,数量不在于多。

  “室雅何须大”暗喻最重要是居住的人,如果屋主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就如花朵能散发香气,不在于多少。对联反映出作者的清高自洁、不媚...

王羲之的“墨池”

    我们日常工作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抱着“将勤补拙”的心态,必定事半功倍。《礼记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就是说:别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别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够跟这个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本质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刚强起来的。

  书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学不倦,甚至因为疯狂写书法,令到家中池塘变成一池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