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剫木佬”

  当要装修或要打造一个木制家具时,就要找“斗木佬”,即木工师傅。

  原来“斗木佬”真有其字,正写就是“剫(音斗)木佬”。

  根据《尔雅·释器》:“木谓之剫”。

  “剫”其实是个会意字。木材经过量“度”,再由“刂”切削加工,制成建材器具,大至殿堂房屋,小至日用家具。

  “剫”原本专指木材加工,因为当中包括思考,以及测量、设计、切割、组合、打磨等精细工序,后来就被引伸到其他领域,如做计划、写文章、作画、工艺制造等等,有反覆推敲、不断修改的意思。

  发展到今时今日,我们都会经常用到,例如:“你快啲剫掂首歌啦,如果剫唔掂,就死啦!”

  延伸阅读:抛书包 掉书袋 

 

“一脚踢”究竟有多忙碌?

  当一件事由开始至完结都要一个人去做的时候,我们常会用“一脚踢”来形容,究竟“一脚踢”踢走的是什么?

  从前的大户人家,会将佣人的工作细分为四个岗位;近身、洗熨、煮饭、打杂,工作岗位愈分得仔细,愈能代表排场。

  不过,一般人家可不能这样分,需要一人完成四个岗位,一个人(一双脚)走来走去完成工作。后来,这种一人分别担不同岗位的情况,就引申为“一脚踢”了。

  延伸阅读:“踢晒脚”与马有关?

七个铜钱分两份

  “七个铜钱分两份”这句说话的歇后语,就是把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藏起来,先不直接明说,改以幽默的方式来呈现话语的真正意思,在中国修辞学上称为“藏词”。

  七个铜钱要平两份,该如何分?铜钱又不能分开一半,要平均分成两分真是难为了。

  前人便把这句话作为歇后语,意思就是分得不均匀,变成了“不三不四”、“唔三唔四”了。

  整句加起来就是:七个铜钱分两份——不三不四。

  歇后语字面上看或者令人不明所以,但当背后的意思说出来之后,往往令人会心微笑。

  延伸...

“黄粱一梦”梦了什么?

  “黄粱一梦”比喻荣华富贵终归虚幻,劝喻世人不用太过执着,原来是出自一个奇幻故事的。

  典故是这样的: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上京赴考的途中经过一间旅店休息,碰巧遇到一位道士,两人畅谈甚欢。

  言谈间,卢姓书生感慨自己虽贵为读书人,但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仍然贫困,感到十分落泊。于是,道士拿出一个青瓷枕头,让卢姓书生睡一睡,便能满足他希望得到荣华富贵的愿望。

  这时,...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二句话蕴藏着做人处事的大哲理。

  这句话意思是说,“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像做“学问”和写“文章”一样,非常不容易。

  当今做人处世,除了要有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外,也要有情绪智商(Emotion quotient)及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等等。很多人有足够的智商...

“走佬”为什么又叫“着草”?

  形容要逃难,会说“走佬”,加一点黑社会风尘味道的,会说“着草”。着草,又写作“著草”,究竟为什么与逃难有关?

  “着”有穿的意思,“草”就是指草鞋。在古时,人们多不穿鞋,只有远行时才会穿草鞋,因此穿草鞋,就有离乡别井的意思了。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在西周遗址中就有草鞋实物,古代侠客、隐士也以穿草鞋为豪:“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可见在古时,穿草鞋与离家、远征有关。

  演变下来,原本豪侠穿草鞋远...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帮我搦住,唔该!

  相信大家想请人帮忙提一下东西时,会说到:“帮我拎住,唔该!”这个“拎”字,正写就是“搦”,音nuò (攞)。

  “搦”字有拿、提、用力按压的意思,都是用手紧紧捉住物件的动作。

  在古代,这个字较为常见,而且有多种意思。如《三国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这里是握笔的意思。

  《文选·左思·魏都赋》中的“搦秦起魏,威振八蕃”,这里的“搦”则有压制的意思。

  《薛仁贵征辽事略》中有“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