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融汇中西 画坛大师吴冠中与香港“相遇相知”

撰文︰纪小婷

  近日,已故画坛大师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向香港艺术馆捐赠1亿港元,设“吴冠中艺术赞助”专项基金,以支持推广中国近现代艺术。

  吴家如此钟情香港不是没有原因,吴冠中中西相容的创作风格,与香港中西融合的城市精神不谋而合,有种“相遇相知”的情感。

粪筐作画架 吴冠中艰苦年代坚持创作  

  吴冠中的艺术之路并不平坦。

  1936年,17岁的吴冠中进入杭州艺术学校学习。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他不得不跟随学校四处漂泊、躲避战火,艰难地完成了学业。 

吴冠中1919年出生、2010年逝世,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都坚持创作,最终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图为80年代吴冠中在陕西写生。(网上图片)

  40年代,吴冠中远赴艺术之都巴黎学习,学成归来后,进入中央艺术学院任教。他一腔热忱向学生介绍西方艺术,却被批成“走资派”,受到不少冷遇。因为不愿向大环境妥协,他背上笨重的油画箱,开始了游走江湖的写生生涯,一走就是三四十年。  

  文革时期,他被安排到农村劳动,每星期只有末能画画一次。于是平时,他就趁劳作之余构思作品;到了末,就用小黑板作画板、牛粪粪筐作画架,到农地创作。  

上世纪40年代,吴冠中曾经远赴巴黎求学,学习西方绘画。图为80年代他重返巴黎,参观凡尔赛宫。(网上图片)

  在最艰苦的几十年间,吴冠中坚持创作,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兼有中西方背景的他,创作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可惜当时内地画坛还很保守,的风格并不受重视,甚至有人批评他“不中不西”。 

中西融合是吴冠中作品的最大特点,他将西方水彩和东方水墨融合起来,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图为吴冠中作品《水巷》。(网上图片)
这幅画名叫《朱颜未改》,之前一直挂在吴冠中家中客厅,就在去世之前,吴冠中将这幅画连同其他4幅绝笔赠予香港。(网上图片)

改革开放 开启吴冠中与港情缘  

  直至改革开放,吴冠中的作品才逐渐受到重视。也正是改革开放,开启了吴冠中与香港的一段情缘。 

  1977年,一批内地艺术家的作品在深圳展出,艺术评论人莫一点“北上”看展,回港后在杂志上撰文介绍吴冠中。吴冠中的画作以方格形式印在杂志上,首次和香港读者见面了。  

  其后,吴冠中在香港的展览频繁,作品也受到香港民众的喜爱。香港艺术馆曾在千禧年为他举办回顾展,当时平均每天有超过800人次入场看展,打破了当时中国书画展每日入场人数的最高纪录。  

  延伸阅读:吴冠中的“点.线.面”

香港曾经数度举办吴冠中作品展览,千禧年的回顾展在当时创下中国书画展参观人数的记录。图为香港艺术馆2019年重开之后集中展示吴冠中画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放弃高价拍卖 吴冠中将画作赠香港 

  吴冠中对香港也有很深的情感。他生前数次来到香港写生。得云茶楼、西港城、康乐......这些市井风光在他画笔下非常生动,为90年代的香港留下了珍贵记忆。 

  吴冠中成名后的唯一一次公开写生也是在香港。2002年,他到访香港,维港边推了个餐车就开始舞动画笔,很多市民和学生前来观看。 

吴冠中2002年到香港写生,用画笔记录香港街景,当时他还在维港旁公开写生,这亦是他成名之后唯一一次公开写生。(网上图片)

  他说,艺术家创作的时候,是不愿意有人旁观,也不愿意表演的;但现在的画家很少写生,而他这次公开写生就是为了给年轻一代一些示范。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他的5幅作品,包括4幅“绝笔”和1幅在他客厅悬挂多年的画作运抵香港,这是吴冠中第4次捐赠自己的作品给香港艺术馆。此前,他曾数次放弃高价拍卖的机会,把作品无偿捐赠给香港。也因此,香港艺术馆成了世界上收藏吴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馆。

吴冠中生前多次将自己的画作赠予香港艺术馆,香港艺术馆亦是全世界收藏吴冠中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图为陈列在香港艺术馆的吴冠中雕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任艺术馆馆长的司徒元杰评价,吴冠中与香港有“相遇相知”的情感。这份相遇相知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两者有共通的精神内涵。吴冠中自己也说,香港是“可以看到东方,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交汇点,与他的艺术创作不谋而合。  

  延伸阅读:台球触发灵感 贝聿铭从中国文化领略天人合一建筑观

  这些年来,吴冠中的作品愈来愈受重视,逐渐成为收藏家的心头好,几次在拍卖会上打破纪录。而起初受到批评的“不中不西”,也终于成了他最为人称道的风格特色。1919年出生到2010年逝世,吴冠中一生见证几个时期的变化,但无论环境如何,他始终初心不改,追寻心中的艺术理想。  

图辑:吴冠中笔下的香港

《维港写生》
《维港写生》
《夜香港(尖沙咀)》
《都市之夜》
《雀仔街》
《得云茶楼》
《中银大厦》
《华灯初上忆香江》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 用中国技术解决非洲吃饭问题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长城站 南极拓荒者郭琨

研发“中国芯” 黄令仪年过80仍在奋战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