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识|古文献“四大发现”是?

编辑︰闻华

      五千年文明为中国留下许多文献典籍,当中有4种被称为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由此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四大显学”,究竟是哪4个呢?

      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均发现于二十世纪初,其横跨3,000年历史,串联起一部中华文明史,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由此逐渐形成的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清内阁大库档案学,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四大显学”。

      殷墟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市殷墟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目前已发现约15万片甲骨,主要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所用的龟甲、兽骨,其上刻写的文字即是甲骨文。

      居延汉简,发现于居延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甘肃省金塔县),共3万余枚,主要是汉代西北边境军队、官府、民间的文书,以及部分古代典籍,距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

      敦煌遗书,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共约6万卷文献,年代横跨4世纪至11世纪,由多种文字书写或拓印,包括宗教文献、典籍、官私文书等。

      明清档案,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共有约1,000万件,大多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内容几乎涵盖明、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各方面。

百科-古文献四大发现
“四大发现”文献被收藏于不同博物馆,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2023年举办“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是“四大发现”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
相关标签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农历八月,又是华人最具节日气氛的中秋节。提起这个节日,我们除了会想起食月饼、玩灯笼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辈之间流行一些中秋传统节日的习俗或禁忌?其中一项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为何一个讲究团圆的节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参与的活动?先说“男不拜月”,原来在古代民间,月亮多数用来形容女子,属于阴柔的代表,是故象征阳刚以及正气的男子自然就不适合祭拜月亮了。

  与之相应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样道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户都会祭拜灶王爷...

烫样

中国文化通识|什么是烫样?

趣谈中国文化;文房四宝

趣谈中国文化|“文房四宝”是哪四宝?文房不是书房?

寺、庙、祠、观、庵

中国文化通识|寺、庙、祠、观、庵的作用大不同?

趣谈中国文化;九州四海

趣谈中国文化|“四海九州”指哪“四海”哪“九州”?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