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

编辑︰郭晓阳

  从2022年起,除节假日和寒暑假外,周一至周五每天18时至21时,北京市所有初中学生都可享受免费线上辅导服务,辅导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前段时间印发的《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线上辅导计画(试行)》,推出面向全市初中学生的线上辅导管理服务平台,开放多种教程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线上辅导服务,学生可按需选择适合的教师开展线上学习,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教育|“双减”政策出台 丰富教程资源提升学生兴趣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实施,学生的负担普遍减轻了。不过,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更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仍然是一个有待破解的课题。

  教育得法,贵在因材施教。负担减轻之后,每个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的学习品质和进度,依然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压力后,给予学有余力者更多深入探究的引导,给予相对薄弱者查缺补短的帮助,这样的个性化辅导,符合教育的本质属性,属于因材施教的实践。从这个角度看,为广大中学生配上由中学教师担任的“线上家教”,是在“双减”政策实施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

  延伸阅读: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10年升1倍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教育|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学校著重教程不应该是为考试而设
中国教育在过去数十年出现追求分数的形式主义,令不少学生都疲于奔命;但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和提升兴趣的地方,更应该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图片来源:AP)

  对于广大中学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程水准的重要契机。根据《计画》,教师线上辅导工作量包括线上辅导时间、线上辅导绩效等部分。其中,线上辅导绩效要根据实际参与辅导学生的平均满意度、教师辅导实际完成品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教育部门还可通过大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教师教程行为、辅导过程及其品质进行监测评估。不过,教师在网路中对学生提问需求的回应,很大程度是自主自愿的。这样的制度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同时,也打造了一个鼓励广大教师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平台。事实上,也只有抓住提升教师教程能力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更高水准的教育供给和教育均衡。

中国教育|尊重学生选择自主性 不应强加家长意愿进行课外练习

  当然,想达到预期效果,还得防止开放型线上辅导演变为变相补课。首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性。无论学有余力,还是进度滞后,加入线上辅导的前提是学生有课外“充电”的意愿,而不是基于家长的期待或学校的安排。对此,该计画也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譬如,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辅导时间,单次辅导时长不得超过30分钟,等等。其次,要明确线上辅导的定位,它是培养学生发展适应未来开放式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方式,确有需求时也要科学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同时,教师也要协调好课堂主责与课外辅导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能因为参与线上辅导弱化或影响校内教程品质。

  延伸阅读:中国教育|山区学生的摇滚梦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教育|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课外活动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
内地近年的课外活动性质变得愈来愈看重考核和评分,将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多元性大幅降低;对此,中央出台政策,希望纠正这个不良现象,让学生可以回归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图片来源:Getty)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以更成熟的制度设计,为更多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有助于营造更加健康、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质的教育”这一美好愿景,将加速变成现实。

(原文转载自11/01/2022新华网)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中国文化|让历史文化“从文物来到生活去”

中国文化|让历史文化“从文物来 到生活去”

2022-01-27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环境保育|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环境保育|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2022-01-18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北京冬奥|以科技创新助力冰雪盛会

北京冬奥|以科技创新助力冰雪盛会

2022-01-02
当代中国-新华网评-群众的认可最宝贵

群众的认可最宝贵

2021-12-23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编辑之选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破冰 被伦敦记者识破?

2025-05-03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一条问题分高下

2025-05-02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中美民间大对帐 加速中国文化复兴

2025-04-23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雒城遗址 细看东汉战乱与繁荣

2025-04-13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