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08
这两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孔子指出世间上两种人(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坦荡荡”指心胸广阔、容忍度高的人;“长戚戚”指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在二千多年前,大儒学家孔子对君子的标准已有很严格的要求,在仁、义、礼、智、信各方面达标,才能称得上是君子,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相反,小人则锱铢必较,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小小的事情也会计算一番,所以经常忧心忡忡。
“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也可以算是做君子的写照。
然而,要达到孔子作为君子的高尚标准,现今而言实在并不容易,但他指出做人要有容人之量,实在值得当今世人学习。如今世代的人对有别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大都不能接受,因此出现不少争拗。如果大家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社会的分歧就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