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3-16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有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同央视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主办的“3.15”晚会。
今年的“3.15”晚会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主要推出8项调查,揭露背后黑幕,涉及食品、医美、直播、隐私等。

3.15晚会|低价米添加香精 标榜“泰国香米”欺客
其中在食品方面,“3.15”晚会调查发现,安徽省等地有一些粮食加工企业,采用低价本地大米冒充“泰国香米”,甚至不惜违规添加香精以欺骗消费者。而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安徽寿县的永良米业是其中一间涉事企业,库房中有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装上写着“二代泰国香米”、“泰子王”。
但据刘姓经理指,“泰子王”只是品牌名称,与泰国米没有关系,公司也从来不做进口。他更表明,所谓的“二代泰国香米”也是杜撰,所出售的稻米都是本地品种。

产地与泰国无关,但这些“泰国香米”却有泰国米特有的茉莉等植物香味。经深入调查后发现,原来源自人工添加的香精。
此外,合肥市一间食品公司的李经理亦承认,是利用香精来调配“泰国香米”的香味。
至于出售香精的上海企业,则被揭发并没有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该企业更是明知没有相关资质,所以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偷偷卖给老客户。
事件曝光后,安徽及上海的市监局立即采取行动,涉事企业已被查封。此外,安徽省更下发排查通知,对全省所有大米生产经营者开展假香米问题专项排查。

3.15晚会|直播演“苦情戏” 卖惨骗长者高价购物
直播平台在内地非常受欢迎,更藉此掀起带货热潮。
不过“3.15”晚会发现,当前不少直播内容质量参差,其中就有以“苦情戏”专门欺骗长者。
例如,山西平遥一名母亲沉迷在手机上观看一种直播,主播主要是在直播期间帮他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再借机推荐号称有神奇疗效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实际上只是普通食品。

例如其中一个直播间就被揭发,其背后有公司营运,会为主播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主播在直播期间所讲的故事都是杜撰编造。相关负责人承认,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老人家信任购买产品。
一名公司员工坦言,需要销售的产品基本上都会套用相关的故事,“让粉丝觉得你不是在卖货,你在做好事、做善事”。
为了使故事更加真实,更有公司会搭建医院病房等的场景,病床、氧气瓶等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主播获利甚丰,例如成本仅1.2元人民币一盒的产品,售价为99元10盒,而主播的佣金高达80元,部分至今甚至已卖出2,000万盒,属于暴利。
截至目前,涉事的直播间已被关闭,被点名的公司则被监管部门调查。此外,当地公安部门亦介入调查涉事的两名主播。

3.15晚会|雇“水军”推直播带货 恢复出厂也不保隐私
除了假泰国香米及直播“苦情戏”外,“3.15”晚会还有揭发不同领域的黑幕,例如热门的直播间背后,原来是“水军”烘托气氛,使不明就里的观众被带动而跟风购物,以及经测试发现,所谓的“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等,实际上并不会完全将数据删除等。凡此种种,都值得消费者密切关注。
据指,在“3.15”晚会举行的同时,央视亦派出记者分赴各地,跟进被曝光事件的最新执法情况,许多涉事企业就是当晚即被调查。



延伸阅读:直播带货|别用这样的“惨”消费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