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3-05
郑州,河南省的省会,中国八大古都之一,3,600年前就已经是商代都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中国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穿郑州而过,这座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很少人会提起郑州的另一个标签,那就是盾构机这项“工业名片”。
国产盾构机从无到有 郑州建成研发基地及实验室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间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铁系统、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被外界称为“基建狂魔”。一项项超级工程的实现,需要高端装备的配合,例如要高效挖掘隧道,盾构机(TBM)功不可没。
如今,在南水北调工程、大兴机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群、亚洲第一铁路长隧大瑞铁路等重大工程背后,都有“中国盾构”的身影。
截至2022年,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国产盾构机,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并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这在二十年前是天方夜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耗资7亿元从国外进口两台硬岩掘进机,用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建设。在技术封锁下,国内所需的盾构机一直依赖进口,还需为此支付不菲的技术维修费用。
国产盾构机是如何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2001年年底,盾构机研发被列入“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翌年,首个国家级盾构産业化基地在河南新乡落成,中国中铁组建一支“筑梦之队”,开始研发国产盾构机。
直至2008年,中铁研制出第一台国产盾构——“中国中铁1号”,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适用于土质强度差别较大、断面土层不均匀的复杂地质。
2011年,中铁装备从河南新乡迁至郑州,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基地,同时也开启了国产隧道掘进机产业化进程。
2012年,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郑州高新区建成揭牌,此后为中国首条特长水下高速铁路隧道——狮子洋隧道、亚洲最长铁路隧道——高黎贡山隧道、国内在建超大直径海底隧道——汕头海湾隧道等重大工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在郑州实验室中心内的监控大屏幕上,可以随时调出国内外正在施工的260多台盾构的实时工作状态、工作数据,轻松解决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这里的工程师畅想,在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后,盾构大数据平台将会愈来愈“聪明”,最终实现“智能盾构”及“智慧掘进”目标,未来的盾构机或者能像无人飞机一样在地下自动航行。
延伸阅读:盾构机王杜娟|大国重器背后的“杜鹃花” 助中国打破外国垄断
国产盾构机出口全球:“一带一路”新国货
2009年,国内所使用的盾构机近95%来自进口。但从2012年开始,中铁装备的盾构机已连续十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17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盾构机产销量攀升至全球第一。
如今,国产盾构机已成为畅销“一带一路”新国货,同时也成为郑州的“工业名片”。
2019年12月,中铁装备研制的两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郑州下线,用于修建法国巴黎地铁。这是中国盾构机第一次出口到世界盾构机制造强国,打破了国外掘进机企业对高端市场的垄断。
截至2022年,中铁装备已出厂近1,300多台国产盾构机,产品先后出口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32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郑州造”盾构机领跑全球。
从打破技术垄断到领跑全球,郑州是中国盾构机崛起的见证者之一。而国产盾构机的发展历程,是无数国人努力的成果,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崛起的缩影 。
延伸阅读:地下蛟龙“京华号” 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