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26
甲骨文,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表情包,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这二者之间,竟然可以找到共通点?近年来,一班有心人们,用现代的方式来解构、诠释甲骨文,助力中华文明传承。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设计甲骨文表情包走红
甲骨文出现於商朝晚期,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看起来如同「天书」般神秘,被视为探索中华古文明的「密码」,於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出现在文物上的甲骨文,竟然也会出现在网络表情包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早前应用甲骨文的文字原理和图形,选取网络潮语,制作出一系列甲骨文表情包,在网上走红。
在陈楠看来,甲骨文就好像商朝的「照相机」,「先民将目光触及的万事万物化为龟甲上形象的文字符号」。
在已经识別的1,500多个甲骨文字中,有不少接近於图画的象形表意文字。而网络时代的表情包,同样也是代替文字传达意义的图像符号,可以算作汉字象形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陈楠认为,甲骨文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又是符合潮流的创意字符,希望透过制作表情包和文创产品的方式,令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古文字和古文明。
数码技术打造「甲骨文宇宙」
科技的加入,亦拉近了甲骨文与现代社会的距离。
许多博物馆近年引入数码技术,让来客更直观地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在河南安阳——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地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博文馆推出「字里干坤」展览,透过「虚擬场景+屏幕融合」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令参观者在互动中了解甲骨文的结构和含义。
坐落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在2019年举办的首次甲骨文文化展中,应用全息技术展现「甲骨文宇宙」,备受欢迎。
甲骨文发现逾120年来,已经出土的甲骨约15万至16万片,从中发现约4,500个甲骨文字,其中约3,000个有待解读。甲骨的保存,文字的解读,都需要更多力量的加入。
人工智能技术怎样助力甲骨文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下称「实验室」),將现代信息技术用於甲骨文研究,形成「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甲骨文识別与字形分析、甲骨文语言计算、甲骨文与殷墟科技考古」4大研究方向。包括应用红外线摄影、光谱分析等技术捕捉甲骨文字细节,透过人工智能图像技术拼合甲骨碎片,应用智能工具提升字形匹配的搜索效率等等。
安阳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早前合作推出「殷契文渊」网站,令现有的甲骨可以在数字空间永久保存。目前网站已收录超过152部甲骨著作,种类数量是世界最多;以及23万幅甲骨图像,3万余篇甲骨文研究论著,对全世界免费开放,破解过去甲骨文研究难以获取资料的「瓶颈」。
实验室於2023年4月还发布了微信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透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吸引市民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
许多未破译的甲骨文「未释字」也被放入小程序,实验室希望能借助大眾的力量解开这些古老的文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