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白目

  在广东俗语当中,我们会以“反白眼”来形容及表现失望、无奈等,原来在闽南语当中(主要是台湾闽南语),也有俗语与白眼有关,那是什么呢?       

  答案是:“白目”。闽南语当中的“白目”,与广东俗语的“反白眼”在意思上有颇大分别。“白目”直接的解释就是双眼只有眼白,没有瞳孔的眼睛,也就是有眼无珠的意思。因此,“白目”在闽南语中,会用来形容搞不清楚状况、不识相、乱说话、自作聪明的人。而这种人,往往是最容易闯祸。 

  还有一个网络用语是由“白目”演变而来,就是“网络白目”。意思就是通过发布具有煽动性、或带有破坏性的言论,从而转移话题,扰乱讨论及带风向,以挑衅或激怒他人。这种“网络白目”会对网络言论及网络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另外,闽南语有“白烂”一词,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常闹笑话、做蠢事。网民通常会把“白目”与“白烂”,合称为“小白”。

“摆谱”摆出什么谱?

  在北方用語當中,擺架子原來有別的說法,叫作「擺譜」。

  据说“摆谱”这说法是在清代中叶时期兴起,当时汉人获准到满族人的发源地东北地区垦荒种田。

  而到东北当地移民的汉人会带上自家的家谱,在闲时这些汉人便各自拿出家谱比一比,看看谁的家谱更大,以示自己是望族之后。或许是摆谱过程中部分人可能产生了自豪感,得瑟高调又骄傲自大。

  摆谱除了有摆架子的意思,在北...

中国各地“美女”怎么说?

  赞赏女孩子漂亮的方言,各地方大不同。

  广东人的“靓女”,形容得太直接了;河南人会说“齐整”,江苏人会说“体面”,这就含蓄得多了。

  东北人豪迈,会夸一个女子“老妹儿长得真带劲”或“这姑娘贼漂亮”!

  山东省则用我们形容男子的“俊”字,来赞女孩子:说这女孩子长得“真俊”。

  安徽省除了说“俊”,也会说“这丫头长得真排场”。

  福建人用...

“666”是什么暗号?  

  在玩手机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时,经常会有一连串数字“666”在对话栏中弹出,久而久之这数字就在网络世界流行开来,到底有何含义呢?

  “666”其实是取自口头语“溜溜溜”的谐音,意思并不是叫大家赶快逃走,“溜”在东北话中本意是解作顺利、畅通、麻利,而当三个“溜”重叠使用,正是代表非常顺利。

  由“溜溜溜”转化成“666”,正是游戏中为了节省打字时间而创作出来的缩略语。

  这句说话也逐渐被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指某人技术高、能...

YYDS

  如果你会到微博追星、观看偶像的报道,或是与其他歌迷影迷分享偶像的消息,那么你一定在追星帖文中见过“YYDS”这个流行语。YYDS究竟是什么意思?连内地当红艺人杨洋亦忍不住提出这样的问题。

  女演员沈月也曾在参加节目时被问有关YYDS的意思,她误以为是指“永远单身”。其实YYDS即是永远的神“yong3 yuan3 de shen2”的汉语拼音缩写,泛指“大神级别难以超越”的意思,最初大多用来形容电竞选手。 

  内地游戏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会将自己敬佩的团队称为“永远的神”,久而久之YY...

金坷垃  

  大约在十几年前,有一个被内地网民大肆嘲笑的广告,推销一款叫“金坷垃”的肥料添加剂,由于广告内容夸张又土气十足,成为内地网民恶搞及揶揄的对象,甚至连中国台湾地区的电视台也有相关报道,绝对是一代网民的集体回忆。

  “金坷垃”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如黄金的坷垃”。坷垃这个词,原是女真语,女真人入主中原后,坷垃一词融入河南、山东、山西等黄河以北地区各地方言当中。坷垃在女真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团结,作动词用;二是泥土块的意思。随着时间变迁,坷垃成为了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一个土话,通常来形容泥土。

  由于上述产...

抛媚眼

  眼睛是心灵之窗,可以流露不同的情感,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是不少人所渴望的,有些人更能用一个眼神就可以颠倒众生,也有不少女生通过眼神传情达意,因而引伸出“抛媚眼”的说法。

  所谓“媚眼”,意思就是娇媚迷人的眼睛或眼神。在古代不少文人也将“媚眼”放进文学作品当中,例如隋代诗人的诗《后园宴》中,其中两句是“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另外,唐代文人张祜的诗《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燕窠”也有使用“媚眼”此词。

  至于“抛媚眼”,广东话有时称为“抛生藕”,通常...

傻眼

  近年很流行迷因图这种网络文化,可是那些图有时会被一些网民说是会让人看得“傻眼”。

  “傻眼”就是愣住的意思,多用于表达无法置信的震惊,单从字面就很容易了解到,就是看了就傻了。在广东话当中可能我们较少会说这个词,但在普通话当中这就是一个常用词。

  作家马南村曾在其60年代的作品《燕山夜话·从三到万》中用到“傻眼”一词:“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你真虎!

  祝贺朋友身体健康,会以龙精虎猛来形容,不过,“虎”字并不只有强壮的意思,东北话便有“你真虎!”,意思是傻愣愣,没头没脑的,跟老虎凶猛的形象恰恰相反。

  在东北话中,虎是指傻瓜、缺心眼,形容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你真虎!”是莽撞、不经思考地去干,具有贬意。 

  然而,有些时候,东北话中的“你真虎!”却有第二重含义。如爸爸爬上树为小朋友解下被挂着的风筝,妈妈会说:“你虎啊?爬那么高摔到咋整?”这里的“你虎啊?”包含担心,甚至骄傲的成份...

蛙是朵赵冷

  “从未怨过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赵冷!”这是电视剧《我来自潮州》主题曲的歌词,最后一句:“蛙是朵赵冷”,是用潮州话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资料显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约有70至80万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诚白手兴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蛙是朵赵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话,大家都可能略有所闻。

  《我来自潮州》这套电视剧,也是以当时亚洲电视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蓝本。林百欣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以制衣业起家,后来涉足地...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饭喝茶,都用“食”字,“食饭”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当中又最爱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并不一样。“工夫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据说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种,慢慢演变成一种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动作及过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话的意思是仔细、讲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个细小的...

侬好:上海话与邵氏影城

  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话,即上海吴语(又称沪语)则于1930年代曾盛极一时。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电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内人都懂一两句上海话。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板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宁波上海话:“阿拉”(即我们)、“侬好”(即你好)、“谢谢侬”(即谢谢你),懂者不多。 

  老板是上海人,编剧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话曾一度充斥了整个片场,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话,千万别...

“十三点”与“十二点六十分”

  “十三点”这上海方言,词义大抵是怪里怪气、傻头傻脑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伤感情的骂人话。

  由于使用频率极高,由“十三点”这方言衍生出不少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隐词或暗喻,看得令人会心微笑。

  例如“B拆开”便是“十三点”的同义词,只不过这词语已化身成一道谜题,要人动动脑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开,就成一竖一弯的阿拉伯数字“13”。

  另一个表示“十三点”的隐词是“十二点六十分”...

打了珍可以去见soon仔!

   “打咗珍可以去见soon仔!”还记得在疫情期间,在宣传长者打疫苗的广告片中,一位100岁婆婆说了这句话吗?

  “打珍”其实是“打针”,“soon仔”是“孙仔”,全句意思是:打了针便可以去见孙仔了。当时“soon仔”还一度成为潮语。

  这位婆婆说的方言近似台山话,但又算精准,因为台山话的“仔”叫“doi”,“靓仔”台山话发音为“靓doi”,因此“孙仔”的在台山话的发音为“soon doi”。

  说起台山话...

市担:STAMP  

  广东台山有一个词语“市担”,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词语原来是由英语直接演变而成,并沿用英语的发音。

  “市担”意为邮票,来自英文“STAMP”。其余例子还有:看球赛时说“骨波”,即好球,来自英文“GOOD BALL”。

  另有部分词语半中半英,例如:“老民”,意为老人,由“老”和“MAN”结合而成;“好反”即好玩,“好”和“FUN”融合所致...

“动物”方言有哪些?

  中国方言中,不乏以动物来揶揄人,像扮死狗、像猪一样蠢等,大家知道哪些呢?

  浙江台州盛产海鲜,到当地食蟹就好,不过若被人说是做“大水蟹”,就是说你随波逐流;说你“死白蟹”,就是说你一无是处。同时,要小心别做“搅塘乌鱼”的人,即专搞破坏的人;也要提防“浮头鱼”,即非常糊涂或专搞破坏的人。

  武汉人吵架必出“个斑马”,也有人说这不真昰骂人,只是表达不爽和愤怒的心情而已。总之...

五一国际劳动节

  今天是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让我们说一下劳动节的故事。

  国际劳动节的由来源自一场1886年发生在美国芝加哥的工人集会,起初这场示威游行的诉求只是劳工们想争取缩短工时,后来引发为流血事件。世界工人运动组织「社会主义国际」为纪念这一场行动,于1889年宣布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全球大部份国家和地区都将5月1日设为劳动节,包括中国、韩国、法国、德国...

生骨大头菜

  在广东话俗语当中,形容宠过了头的孩子,会形容为“生骨大头菜”。为什么?

  原来是和大头菜的生长有关。

  大头菜即是大头冲菜,是广东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这种菜通常会被人取出茎部作腌制咸菜之用,蒸肉饼、蒸鱼都会用到。但如果大头菜种得不好的话,菜中的纤维便会又粗又硬,吃菜时便会弄得满口是渣,就想像有骨头一样,难以下咽。

  农民会以“种坏”来形容这种不好的大头菜,而“种坏”又...

大嫚与小嫚  

  多年前内地有一套叫《青岛往事》的电视剧,两名女角在剧中的名字分别叫作大嫚及小嫚。在青岛话及胶东方言当中,大嫚有“女孩”的意思,通常是长辈对晚辈女孩的称呼。原来,这个称呼来自德语?

  在德语当中,女士、小姐是Dame,复数就是Damen。由于青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被德国强占管治,因此这种德语中文也出现在青岛,故此有人认为这种称呼也只有百多年历史而已。

  此外,在青岛话当中原本只有大嫚没有小嫚,小嫚估计是后来才出现,用来形容更年轻的女生。

  不过,也有人认为早于清嘉庆年间...

网络潮语:集美

  “集美”二字,老一辈的人会想到厦门集美区,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则另有所指。

  若大家去过福建省的厦门市,可能会去过集美区,这里有著名的集美大学,是爱国华侨企业家陈嘉庚出钱出力建设而成,寓意为“集天下之美”,至今已成为了厦门当地一个著名教育及旅游区。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集美”一词成为了十大网络用语之一。这个词是由网络主播所创...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

 

麻甩源自法语?

  广东话俗语中,“麻甩佬”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不修边幅的中年男性,略带贬义。

  麻甩,在广东话当中有粗野、粗鲁的意思,多数用来形容男性,常见的有“甩麻佬”。至于这个说法的由来,就有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个说法是在清代时期广州有不少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部分传教士的专业是医生,通过替当地人看病而传教。

  由于部分比利时人说的是法语,法语称病人作“malade”,发音像“麻甩”,...

「甩底」原来与吃有关?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应別人却临时失约,这种「甩底」(爽约)的行为的确要不得。

  「甩底」,在广东话当中有失约、失信于人的意思,原来这个说法与广东的饮食文化有关。

  在古时,广东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汤时便会用到。然而,瓦煲时间用得长了,煲底因长期受炉灶之火所烧,变得脆弱;重复使用后最终可能底部脱落,那么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倒了出来。

  后来就有人以「甩底...

“壕”语新解

  在现今网络世界中,不但有很多新创作出来的潮流用语,而且不少的中文词语亦被演绎出新的意思,“壕”就是其中一个。

  “壕”,原本的意思是一道沟,有护城河、城壕的意思;在战场上则有战壕、壕堑之称。

  而在网络世界中,壕的意思就是“土豪”,即把壕字左右部分分拆出来理解。“土豪”指的是一些喜欢炫富的暴发户,财大气粗的有钱人。

  现今网络游戏流行“课金”,即在游戏中消费如购买武器道具等,部分玩家花费甚巨添置过多厉害的...

“爸爸”的由来

  大家会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

  “父”: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成的,意思是一双拿着工具的手。至于拿着什么工具则有两种说法:一、棍棒,用以管教子女;二、斧头,代表劳动工作,两者都反映父亲在家中的角色。

  “爸爸”:由“父”与“巴”结合起来,“巴”意为“附着”、“黏着”,形象地描绘孩子爬到父亲背上、黏著在父亲腿上的情景。1945年,上...

“收山”源自闽南话?

  形容某人退休、退役等,会说“收山唔做”。收山,在广东话的意思就是结束某种职业生涯的意思。

  这个俗语的由来,有指是从闽南话而来,根据《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收山”有结束、总结的意思。例如“事业做伤大,煞袂收山”,意思就是事情做得太大,很难收场。

  “收山”这俗语在广东话中出现,早于上世纪40年代。当年在香港报章《华商报》连载著名作家黄谷柳的《虾球传》,当中一篇名为《黄埔登入》的文章...

“四四六六”是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重视和谐,有什么纠纷争执最多通过沟通和平解决。在广东话俗语当中,我们就会以“四四六六”来表示把事情共同商议及解决。究竟什么“四”,什么是“六”呢?

  四四六六,意思就是采取互相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这个说法的由来,其一是源自宋代的“四司六局”。

  所谓“四司六局”是官府或富贵人家在府中设置的专办人员,所谓四司就是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则为菜蔬局、果子局、蜜煎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四司六局”的人都是老行家,办事周到,彼此又甚有...

坏过凯婷

  网络潮语是新生代的语言,有些甚为有趣,“坏过凯婷”就是其中之一。   到底“凯婷”是何人?为何80、90后会以凯婷作为一个比较好与坏的标准?

  “坏过凯婷”一词是起源于一篇过气的网络潮文,帖文中一名“爱斗坏”的中一女生自称是凯婷朋友,而且号称“中一女仔最坏就是我和凯婷”,在校内亦会被经常“扣分扣至负分”,所以就自觉是一名坏学生。

  由于帖文当中的作者以及凯婷都是同样的坏,所以后来如果想形容一个人行为很坏,网友们就会打趣道“坏过凯婷”,这...

“大刀阔斧”与“大马金刀”

  一个人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意思就是操刀时一刀落下,绝不拖泥带水。   另一个类似的成语,则有“大马金刀”,形容一个人豪爽、气派。

  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作的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这里的姑娘就予人豪爽、气派的感觉。

  不过,“大马金刀”也可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在清代《崖山哀·汉奸》当中便有用上这个俗语:“你再别说什么野蛮文明,安国提起这两...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