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七件事|7个坐标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上)

编辑︰流荧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做哪些事?在大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到湾区发展的“七件大事”,其公布5年以来,取得什么成果?

  本系列文章,透过7个坐标,探索7个地点,解画“湾区七件事”中的“第四件事”:究竟大湾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如何?

生态坐标|肇庆鼎湖山 丰富生物多样性网络

  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鼎湖山保护区”),总面积1,133公顷,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

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逾400年记录历史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是许多国内外重大生态研究项目的基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提出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打造生态防护屏障。

  自1956年建立至今,鼎湖山保护区便担当起“物种宝库”的职责——种植了占广东省3成的高等植物种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达68种。

  国家重点野生动物达62种,包括黑鹳、小灵猫、中华穿山甲等珍稀物种;已鉴定的大型真菌836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2023年6月,肇庆市政府与华南植物园签订协议,合作共建“鼎湖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生态资源保育,加快建设广东(肇庆)植物园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为大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坐标|广州海珠湿地 城市生态“守护者”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下称“海珠湿地”),是广州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及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建设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有“广州绿心”之称,是国家湿地“四颗明珠”之一,生态资源丰富,202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2021年,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到,要保护建设并提升包括海珠湿地在内的6大重点生态公园。

  海珠湿地共开放3大区域——海珠湖、湿地一期和二期。海珠湖约95公顷,是海珠区首个水利工程结合的大型生态项目。

  湿地一期约67公顷,注重将岭南水乡特色融入湿地美景,是海珠湿地核心区和生态湿地生态区。二期约204公顷,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主,包括为鸟类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截至2023年1月,鸟类种数已增加至187种,是原来的近3倍。

  目前,海珠湿地已组成面积逾350公顷的湿地景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地处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率达79.4%,是广州的“绿色心脏”。

生态坐标|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推进深港合作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米埔保护区共同组成后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每年逾10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或过境,是候鸟长途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位于深圳湾北岸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367.6公顷,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以红树林和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与香港米埔湿地一河相隔。

  近年,深圳正开展《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工作,计划以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主体创建国际重要湿地,完善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整体性。《规划纲要》亦提到,要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2023年1月,深港共同签订深圳湾(后海湾)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含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米埔自然保护区组成“姐妹保护区”,共同开展智慧监测、生态基线调查、自然教育活动等多方面交流和合作,促进两地湿地生态承载力全面提升。

  延伸阅读:全国9万公里城市绿道 深圳这4条最适合港人打卡

  延伸阅读:52%|中国湿地保护率持续上升 由破坏到修复如何实现?

湾区七件事-探索现代产业竞争力

湾区七件事|7个坐标 探索现代产业竞争力(下)

湾区7件事基建篇

湾区七件事|7个坐标 探索湾区基建成就(下)

湾区7件事基建篇

湾区七件事|7个坐标 探索湾区基建成就(上)

湾区七件事|7个坐标 探索湾区创科之路(下)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湾区百科|5个数字认识广州 曾不属于广东省?为何被称为「花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