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半

  中文有趣的地方之一,是同一个字因为不同词性而有不同的解释,解通了往往令人感到趣味盅然。“学学半”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了。

  “学学半”出自《礼记˙学记》,当中写到,《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如何理解呢?

  “学学半”,第一个“学”字同“斆(粤音同‘校’)”字,是动词,意为教导;第二个“学”则为名词,指学习。

  加起来意思就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导别人的同时,又是在学习,用“教程相长”来形容就贴切了。

  延伸阅读: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相关标签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与吃有关?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 ·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明白做学问时会遇到的困难。

  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亲身经验,才体会得到个中原因。

  其实在这一句前,就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与吃原本是两码子事,但作者却用吃来比喻学习。作者认为,品尝到美食,是切肤地感受到那种满足;这就好像学习一样,亲自学习后,才能明白自...

一年容易又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到来。这个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节日原名为“仲秋”,在中国农历当中八月正为秋季第二个月,在这一天,月亮会变得圆满,象征团圆的意思。然而,一年之中大家面对的难关都不少,为何又会有“一年容易又中秋”之说?

  “一年容易又中秋”,这一句来自于宋代诗人陆游《宴西楼》的诗句。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诗句当中表达诗人因看见西楼上前人的遗迹依然豪雄,但自己因为从军不能常来,桥头飘起的风令他感叹“一年容易又秋风”,然后迎着秋风转回驿舍,眼见“摩诃池上月方中”而有感...

王羲之的“墨池”

    我们日常工作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抱着“将勤补拙”的心态,必定事半功倍。《礼记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就是说:别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别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够跟这个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本质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刚强起来的。

  书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学不倦,甚至因为疯狂写书法,令到家中池塘变成一池墨水。

 ...

“叠滘扒龙船” 下一句是什么?

  今天是端午节,让我们说一下扒龙船的有趣谚语。

  以扒龙船的传统来说,佛山叠滘村已有500年历史。不单历史久远,而且还承传一种特有的扒龙舟“特技”:长长的龙舟在村内河道狭窄的“L”型或“C”型转弯位上,能够一次过轻易驶过,绝不用慢驶移就弯位,就像赛车“漂移”一样快。

  叠滘村扒龙船,最早出现在清代客籍叠滘教程先生易瑞瑜撰写的《叠滘十馨》“七龙竞...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

  这句话是广东民间谚语,就是说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各村民把龙船起出来,为端午节龙舟下水作准备。

  龙船为什么要“透底挖”?这与端午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起龙”有关。

  广东地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龙舟竞渡的风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保护龙舟免受潮湿天气或虫蛀等影响,会把龙舟深埋在河床泥土下,利用减少龙舟木与空气的接触,达到保护的效果。

  每年四月初八,就是村民从河底挖出来的日子了。为了隆重其...

人而无信 百事皆虚

  在社会上要成功,最重要就是诚信,因此,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诚信十分重视,比如有人就说:“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这句话出自清朝周希陶《增广贤文》,意思就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会什么事都做不成。

  周希陶是清同治年间的儒生,即塾师或做学问的人,他重订了《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其实是一部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周希陶在内容上增润补充,令读者更容易理解。

  延伸阅读:凡出言 信为...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荀卿》,意思与“推己及人”差不多,是说:爱自己是仁德的开端,自爱之心可以推及到爱别人。

  爱别人,就是有“仁爱”之心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在一个演讲中说过,儒家的“仁爱”在实践上可以有五个层次,第一就是自己先要成为“仁者”,第二是“自爱”,第三是“爱亲人”,第四是“泛爱众”(即爱一切人 ),第五则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

  王安石所说的,就是韩星教授所提及的第二践行层次...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宋代夜市营业至几点?

  现代人逛夜市,是愈夜愈精彩,甚至通宵至天光。古时所谓的夜宵又是什么时候呢?

  北宋孟元老曾经以宋代京城生活日常为主题写成作品《东京梦华录》,提及到北宋时期的夜市,说“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意思是说夜市营业至11时,到凌晨3时又预备第二天的营业。

  古时没有电灯,晚上11时已非常漆黑了,此时还有夜市,可见宋代的夜生活丰富多彩。

  延伸阅读:“半夜鸡啼”有什么特别...

落笔打三更

   如果有人说“落笔打三更”,你会有什么反应?这个俚语是什么意思?

  “更”是古代用来表示小时,以“更”作为单位计算时间。“打更”报时是晚上7时才开始做的事。更夫会以敲锣等形式通知市民时间,一更为两小时,整个夜晚合共有五更,即10小时。

  初更为晚上7至9时;二更为晚上9至11时;三更为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四更为凌晨1至3时;五更为凌晨3至5时。

  一般而言,打...

short short 哋

  形容别人说话及行为怪异、不正常,年轻人会说:“有病”、“发神经”,但是居住在香港而年纪较大的,则会说:“short short 哋”,当中有什么原因呢?

  “short”源自英语“short circuit(短路)”。“短路”是一种电路故障,会突然产生较大的电流,导致电器损坏,甚至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口语中,有人将“short circuit”简化为“short short 哋”,用来形容有人语言或行为不正常,给人“说话不对弦”、“傻傻的”的感觉...

冬季冷暖看重阳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因此非常看重气候变化。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冬季气候原来也有关系?

  古代有一种说法:“今年重阳不打伞,明年地里光杆杆。”意思就是重阳节那天不下雨(不打伞代表不下雨),那么之后的冬天就会较为干旱,在水份不足的情况下明年粮食收成也会出现问题。

  相类似的农谚也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旱。”意思就是说如果农历十三前后没有雨,往后雨水就比较少了,整个冬天雨雪匮...

重阳吃糕 百事俱高

  中国不少传统节日,都会有应节食品,例如人们会在中秋节时吃月饼,端午节时吃糭,春节时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等。那么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什么呢?

  有民俗专家指出,以往人们在重阳节时会吃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在《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录宋代生活的文献中也有提及。

  至于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惯,相信与登高习俗有关。因为“高”的发音和“糕”一样,因此重阳节...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是可忍 孰不可忍”揭露孔子的底线?

  怎样过分的事情,令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都无法容忍,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曾说:“八佾(粤音溢)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一种乐舞队列。一行八人叫做佾,八佾就是八行、共64名舞者,这是天子才有资格观赏的乐舞阵容。

  但当时,鲁国一位大夫季氏,却僭越礼节、不顾礼法在家中观看八佾。孔子认为,破坏礼节的行为,会带来制度...

“知人口面不知心”大有出处?

  形容别人内心与表面不相符,特别指不怀好意的人,我们会说“知人口面不知心”。   简单来讲,“知人口面不知心”就是说,所见之人脸孔是善良的,却不知道内心究竟如何。这句话原来大有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自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啊,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就是说,哥啊,(我们)看到他的脸却看不到他的心,他背叛了刘武周,生出了二心才会前来投诚,所以定要小心啊。

  这句话容易读、容易理解,为后世不少文学作品所引用。

  明代施耐庵《水浒》第...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古人认为水是挚友、竹是良师,为何如此呢?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池上竹下作》有一句名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意思是水的本质淡泊自然,因此是值得结交的好朋友;竹子是中空的,即“虚心”,有谦逊的美德,也因此能成为好老师。

  所谓中空的竹心,其实就是“虚心”,指人心不自满,人愈不自满便愈谦逊。白居易很喜欢竹子虚心的特质,相信有这...

“用心写字”何以不用手?

  仍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如果作业上的字写得太难看,老师派回时可能会写上评语“请用心写字”,“写字”为什么不用手,要用心呢?

  这句话出自《孟子》名句:“心之官则思”,意思是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责是思考。古时,人们很重视“心”,认为“心”有思考能力,孟子更认为从“心”部的字,都有思虑、谋划的意思。

  因此,用心去写字,等如有谋划、思考过才写字的意思,因此,流传下来便有“用心写字”这个形容词了。

  延伸阅读:用心专者,不闻雷霆...

“长袖善舞”出自韩非子?

  “长袖善舞”这个成语,大家可能经常听到,这个词语与舞蹈有关系吗?出处是哪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出自法家学派的典籍《韩非子》,这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合集。

  《韩非子》中有一句话“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就是指舞者衣袖若长,舞姿便会更好看;商人若资金雄厚,经营会更容易。

  韩非认为,国家强盛,可以做更多事情;国家衰弱,许多事情都做不成。

  “长袖善舞”就是他用来比喻做...

“长舌”到底有多长?

  当遇到喜爱搬弄是非的女人时,便会不期然说一句“长舌妇”。爱说别人长短的妇人,舌头真的特别长吗?

  在古代,长舌原来真的与女性有关的。

  在《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意指女人有长舌,就是惹祸的根源,故有“长舌妇”一词,指妇人爱说是非。

  至于有多长才算长舌呢?诗经没有详细描述,那就只有古人才知道的标准了。

  延伸阅读:三长两短  哪三长与哪两短? 

 

“一匹布咁长”有多长?

  形容事情复杂,难以解说,我们会说:“简直一匹布咁长”。究竟一匹布有多长呢?

  根据《孙子算经》:“四十尺为一疋(通俗字是“匹”)”,一疋等于40尺。而按香港《度量衡令》标准,1尺(中国单位)相等于0.371475米,一疋即14.859米。

  不过,说话很难用“一匹布”来量度的,这句话只是用来泛指事情很复杂、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意思了。

  延伸阅读:马的量词为什么是“匹”?...

国庆黄金周

  每年十月一日,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大日子,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国庆可能会连同“黄金周”这三个字一起出现,到底“国庆黄金周”是什么呢?

  国庆黄金周,是内地由十月一日国庆开始一连7天的假期,因为是一周假期,故称为“黄金周”。从1999年10月1日起,每年国庆、春节、五一劳动节三个假日都实行7天的连续休假制度。

  至于当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改调整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国家通过修改...

国庆黄金周

  每年十月一日,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大日子,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国庆可能会连同“黄金周”这三个字一起出现,到底“国庆黄金周”是什么呢?

  国庆黄金周,是内地由十月一日国庆开始一连7天的假期,因为是一周假期,故称为“黄金周”。从1999年10月1日起,每年国庆、春节、五一劳动节三个假日都实行7天的连续休假制度。

  至于当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修改调整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国家通过修改...

十一国庆

  十月一日,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一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日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开国大典”也在当日举行。自此,每年十月一日的国庆纪念日,都会举行大型庆典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每年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自六、七十年代开始,加入盛大的游园联欢活动,市民大...

消失的俚语|放水

  有没有试过考试前夕,老师格外开恩,把贴士公开给学生?这个时候同学会形容老师在“放水”。“放水”即放行、放过的意思,那它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公职人员贪污的情况十分严重,消防员也不例外。

  那年代遇上火警时,消防员抵达火场后第一件事不是救火,而是找事主、店东或负责人索贿,要先收到贿款才开喉救火。当时便有一句流行语:“有水开水放水,冇水收水散水”。

  这个“水”,就是金钱的意思,而“放水”就因此有“给人方便”的含...

消失的俚语|棚尾拉箱

  要形容一个人临时失场,会说他“甩底”,而粤剧界则有一句特别的词语,叫做“棚尾拉箱”。

  从前做粤剧大老倌的都有私人的戏服、化妆等用品,会存放在一个大栊箱内。每当演出时,会随身带到戏棚或戏院。当偶然有大老倌发脾气拒绝出场时,会立即走到剧棚尾将自己的木拢箱拉出来离去,因此就有“棚尾拉箱”的俚语出现了。

  对于戏棚来说,大佬倌霸气失场是娱乐界的大事,因此“棚尾拉箱”,就是指重要的人临时爽...

消失的俚语|新泽西

  遇到商店店员抬高售价,会听到有人说“食水深”。“食水深”现在还经常听到,但原来它还有前一句的,就是“新泽西”了。“新泽西,食水深”,你听过没有?

  在香港大约50年代左右,美国曾有一艘主力舰来香港,这艘舰只名为“新泽西号”。

  因为“新泽西”号排水量非常大,深入海水好深,虽然维多利亚海港出名水深港阔,但仍然没办法让它驶入香港海港,只能够停在鲤鱼门外供人参观。因为排水量大,“食”水好深,因此便有“新泽西,食水深”的说法。

  除了这个很正常的说...

消失的俚语|白头摩罗

  开埠之初,香港人经常称印度人为“摩罗差”,现在这个称呼已很少听见了,而用“白头摩罗”一词的更是少之又少。什么是“白头摩罗”呢?

  不少印度人会在头上围上白色的头巾,他们本来已被称为“摩罗差”,加上白围巾也就顺利成章成为“白头摩罗”了。

  当时这些“白头摩罗”,多从事放小额贷款的工作。他们不算是借贵利,只是借贷三几亳子予劳苦大众;又由于他们经常带着铜银大的耳环作饰物,所以又得到了“大耳窿”的称呼。

  “白头摩罗”的称号差不多...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