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直击!三国志文化展(1)

撰文︰罗伦斯将军

  大约1,800年前,以东汉王朝的混乱为发端的三国时代,随着众多武将的荣枯盛衰被记录下来,成为带有历史性的传说而普及。因此,又产生了诗文和绘画,还有像关羽那样集尊崇于一身的“神化式”武将——这些便成为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三国志文化”。

  三国志文化展于2020年7月开始深圳南山博物馆举行,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三国文物展,南山博物馆在南头古城附近,南头古城又名新安古城,已有1,700年历史。今年初,三国志文化展已在北京展出,2019年的展览是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今次的南山三国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南山博物馆承办。

  是次展览是由17省市博物馆、36个文博单位共同筹备,展出170余件蕴含三国历史和文化的文物,给热爱三国的观众得到史书和演义之外的直观感受。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也是后人广为传颂的话题,希望通过展览回溯风云激荡的三国史,追思三国人物的忠义、仁德、孝悌等美好品质。

  虽然此次展览是安排在深圳展出,然而在2020年疫情下,外来的人根本去不到,有很多三国迷觉得可惜。本专页特意托朋友去了展览两次,拍摄了展场及展品,让三国迷安坐家中,在网上看三国志文化展。

三国志文化展本来在去年10月便结束,疫情关系展览延期至今,具体闭展时间另行通知。
三国志文化展本来在去年10月便结束,疫情关系展览延期至今,具体闭展时间另行通知。

  展览先有“前言”,其后分为“强汉倾颓”、“天下三分”、“三分归一统”三个章节,重点展现东汉末年至西晋的真实社会风貌,三国风云人物及其家族的遗存遗物,以及描述三国历史的文物等,并结合曹操墓、洛阳西朱村大墓等最新考古发掘成果,这次展览最大的看点就是曹操墓的出土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今篇先介绍“前言”及“强汉倾颓”展馆,之后会介绍“天下三分”展馆及“三分归一统”展馆。

三国志文化展2020之前言

  展览的前言要由2008年说起,当年为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30周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本共同策划了三国主题的文物展览,展览除了在日本展出,亦曾于内地巡回,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郑州、成都等地设展。相隔十多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本方面合作,两国专家用了3年时间,结合曹操墓、洛阳西朱村大墓等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策划了今次的“三国志文化展”,内容涵盖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历史风貌。

高大的关羽像“注视着”进门的每一位游客。(关羽铜坐像,明代,新乡市博物馆藏)
高大的关羽像“注视着”进门的每一位游客。(关羽铜坐像,明代,新乡市博物馆藏)

关羽铜坐像,明代,新乡市博物馆藏

  陈寿《三国志》说“羽美须髯”。罗贯中《三国演义》关于关羽形象的描述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身穿铠甲,虎头护腹护肩,腰带成结,自然飘垂,下穿战裙,脚蹬战靴。左手按在左腿上,右手握拳放于右腿。整体铸造精美,造型有力,细节处理一丝不苟,衣纹刻画细腻流畅,战甲战裙纤毫毕现,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人物动作生动自然,凸显出关羽威风凛凛的忠义形象,反映了明代铸铜工艺的极高成就。

  后世关羽造型一般有三种:撚髯夜读《春秋》的儒将坐像、手握青龙偃月刀的立像、跨马出征像。新乡市博物馆藏此尊造像,有别于以往常见的关羽形象,这是一种威风凛凛的戎装游戏坐姿。其造像体积之庞大、铸造之精美、造型之独特,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少见。

  世纪二、三十年代因时局动荡,几经颠簸。解放初期,运至当时平原省省会新乡,后藏入新乡市博物馆。2012年,被评为新乡市博物馆六大镇馆之宝之一。

“古城训弟”,关羽与张飞相会。
“古城训弟”,关羽与张飞相会。
呼和浩特水门塔伏龙寺采集。这三个部份分别画的是“曹操灞桥进袍”、“大破黄巾”、“张飞鞭打督邮”。(关帝庙壁画,清,内蒙古博物馆藏)
呼和浩特水门塔伏龙寺采集。这三个部份分别画的是“曹操灞桥进袍”、“大破黄巾”、“张飞鞭打督邮”。(关帝庙壁画,清,内蒙古博物馆藏)
磐河战赵云救公孙、取冀州沮授受刑、陶恭祖三让徐州、孟德中计斩张蔡、曹操西凉遇马超、取雒城魏延争功、困司马汉将奇谋、丁奉用计斩孙琳。(三国故事图册,清,天津博物馆藏)
磐河战赵云救公孙、取冀州沮授受刑、陶恭祖三让徐州、孟德中计斩张蔡、曹操西凉遇马超、取雒城魏延争功、困司马汉将奇谋、丁奉用计斩孙琳。(三国故事图册,清,天津博物馆藏)
这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赵云的最著名场面。为了应对曹操的袭击,赵云怀抱刘备之子阿斗驰骋长阪坡。(赵子龙大战长阪坡木雕,清代,毫州市博物馆藏)
这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赵云的最著名场面。为了应对曹操的袭击,赵云怀抱刘备之子阿斗驰骋长阪坡。(赵子龙大战长阪坡木雕,清代,毫州市博物馆藏)

三国志文化展2020之强汉倾颓

  选用了东汉墓葬发掘出的器物,勾画出汉帝国从统一走向崩溃的历史图景。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奔马,1969年9月出土于武威市雷台东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根据雷台汉墓的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该墓的墓主人是“守张掖长张君”,是一位将军,还兼任过武威郡的郡守。铜车马仪仗队表现了“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场面,充分体现了当时无名工匠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显示了汉代青铜雕铸艺术、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与铜奔马同时出土的还有99件铜车马仪仗俑。专家认为这批仪仗俑为一套完整的车马仪仗队,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雷台汉墓发现的铜车马仪仗队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阵容和气势最雄伟的汉代铜车马仪仗队。全套车、马、俑排列组合的武装出行伫列,场面壮观,气势雄伟,为考古发掘中所罕见,被今人誉为“地下千年雄狮”。

彩绘骑射象陶俑,东汉,洛阳博物馆藏
彩绘骑射象陶俑,东汉,洛阳博物馆藏

彩绘骑射象陶俑,东汉,洛阳博物馆藏

  据史载:随着佛教文化东传,大象在东汉时期便作为瑞兽来到洛阳。东汉永平二年,即为西元59年,干罗国(古印度十六国之一)进献了白象,其“背设五彩屏风、七宝坐床,容数十人。初养于御马场,但它坏屋毁墙,逃到街市,逢树即拔,遇墙亦倒。百姓惊慌,奔走交驰”。于是,朝廷在此为大象专门建了个养殖场,定名白象坊。

墨书纸,东汉,兰州市博物馆藏
墨书纸,东汉,兰州市博物馆藏

墨书纸,东汉,兰州市博物馆藏

  东汉墨迹纸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墨迹纸之一,目前可见的东汉墨迹多存在于简牍之上,而留于纸上的极其罕见。这一最早的墨迹纸,无论在造纸史上还是书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苍天乃死砖,东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苍天乃死砖,东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苍天乃死砖,东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亳州市曹操宗族墓群出土了许多刻字汉砖,元宝坑一号墓出土的刻有“苍天乃死”的字砖,古砖上刻有苍天乃死,证明黄巾军口号早已在起义之前便流传民间,真实记录了汉末乱世的前兆——黄巾起义。

“偏将军印章”金印,东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偏将军印章”金印,东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偏将军印章”金印,东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东汉“偏将军印章”金印于2005年被观众评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该金印的发现十分偶然,是1982年重庆市民刘定全在嘉陵江边散步时无意中拾得,后自愿无偿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

  印篆刻阴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字迹清晰工整,篆刻挺拔遒劲。东汉应劭《汉官仪》中明确记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纽。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纽”。据文献记载,偏将军是将军的辅佐,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亲自拜授,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云长和赵子龙都曾官拜此职。

  之后续会介绍“天下三分”及“三分归一统”展馆,敬请留意。

  (内容转自三国历史文化深度游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depthtourhttps://travelbyod.blogspot.com

三国旅游|成都武侯祠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

2024-09-15

深圳直击!三国志文化展(3)

2021-02-06

深圳直击!三国志文化展(2)

2021-01-31

三国考古游走进历史 传承中国文化

2021-01-17

三国考古游 赤壁之战(7)

2021-01-10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