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大楼运用高科技 与粮食安全有何关联?

  现在中国有一些猪已经“买房”,而且入住“豪宅”。

  湖北投入使用26层楼的养猪大楼,第一批3,700头猪已经住上电梯房,天气热可以享受冷气,天气太冷可以享受室内暖气,还能有热水洗澡;有自动喂食,更有消毒系统全天候保持空气清新。

  不过,值得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养猪,而是这背后的思维,也就是由农业思维转变为工业思维,以及怎样利用新科技帮助传统养殖行业转型,走向智能、绿色的方向。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湖北养猪大楼 预计年产120万头猪

最高养猪大楼26层
楼房养猪破解了猪场用地难题,湖北这座26层养猪大楼,用地面积仅为传统养殖模式的5%,节约了95%的用地面积。(网上图片)

  湖北的养猪大楼共有两栋,预计全部投入使用后,两栋每年就可以养出120万头猪。

  120万头猪是什么概念?香港本地供应和从内地进口的活猪,加在一起每年总数是大约108万头;也就是说,靠这两栋大楼,就可以给香港供应全年的活猪。

  对这些猪来讲,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其实更重要的是,将猪搬进多层工厦,给养猪的人也带来很多便利和好处。譬如透过智能科技来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同时降低猪患病的风险,提高产量。

最高养猪大楼电梯
入住养猪大楼的猪仔们坐拥“电梯房”,运送生猪的货梯面积达16平方米,一次可以运送几十头猪。(网上图片)

  这样的养猪新方式,既大幅解决了用地难题,又节省人力,被认为可能成为养猪行业的新趋势。当然,也有评论指出,建设养猪大楼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为何要重视粮食安全?

  养猪与粮食安全有何关系呢?

  其实,从广义上来讲,粮食不仅是指谷物,还包括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以及用这些原料做成的副食品等。

  中国有14亿人口,而且还在增加,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产出食物的耕地、养猪场这些地方,面积是有限的。

  况且,目前中国的畜牧业、农业等还是依赖传统的人力为主导,面对庞大的需求,生产效率整体来讲仍然有待提升。

粮食
根据国内外的预测来看,2035年中国粮食需求可能会达到峰值。(图片来源:Shutterstorck)

  以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而言,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在饱腹的同时更要兼顾营养,民众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回到根本问题上,粮食安全为什么重要?为什么中国粮食不能靠外国?

  其实,生活在城市里,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吃的问题到餐厅或者超市、街市就可以轻易解决。但对一个国家而言,情况就没有这么简单,粮食从哪里来、供应是否稳定,都是执政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如果靠进口就容易受制于人,轻则买贵粮,影响经济,重则有钱也买不到粮,危及国家生存。

  例如,之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上全球贸易与地缘冲突加剧,不少国家都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可见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就提出要求,要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所谓口粮,主要指的是大米和小麦,而谷物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了玉米,因为玉米主要用途还是做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于给人吃的占比还是较少。

“十四五”规划中的粮食安全目标

  国家在针对2021到2025年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当中,第一次将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写进五年规划里,同时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设置了一个指标,就是不低于6.5亿吨。

丰收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中国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图片来源:Getty)

  为什么设置在这个数字?根据官方数据,考虑到人口增长、畜牧业发展和工业用粮等因素,预计到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的粮食消费将达到7.5亿吨左右。

  因此,官方按照供需大体平衡、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要求将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值,设置为不低于6.5亿吨。

  其实,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粮食的总产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6.5亿吨)以上,口粮100%可以自给自足,谷物的自给率也在95%以上,已经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不过,已经达标不代表可以放松,粮食生产其实还面临不少问题。

  比如,粮食从哪来?答案是耕地。而中国处于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正不断蚕食着耕地,要保证足够的耕地面积并不容易。

耕地
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18亿亩耕地红线,这也是耕地红线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而出路之一就在科技。要保证粮食安全,除了要保证耕地面积,更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才能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

  例如,有自带北斗卫星系统导航的播种机,可按照预先设置的路线全程自动播种。

  粮食种出来之后,要如何更好地储存,保证不会坏?现在的智慧粮仓,可以透过大量探测器,24小时全天候检测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只要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实时控制智能控温、通风系统,这样就能保护他们不受虫霉的侵袭,降低储粮的损耗。

  就像开头提到的养猪大楼一样,这些都是透过转换思维、利用科技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例子,其实类似的创新在畜牧业、农业、渔业都还有不少,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延伸阅读:中国地理小知识|养活14亿中国人需要多少耕地?哪一省耕地最多?

相关标签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升至78岁 中国为什么能做到?

电动车电池;寧德时代

从无名之辈到全球霸主 中国建立电动车电池王国

智慧城市;重庆

智慧城市什么样?中国已建设700多个试点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坐在轮椅的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欣赏别人的幸福

道济会堂
丁新豹

丁新豹忆基督教跟革命的关系密切?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景点阿斗寨|刘禅为何被百姓奉为“花神”?

贵州;大数据;东数西算
当代中国 时评

从贫困省到大数据中心 贵州如何练就“中国数谷”?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2年贵州大学毕业生
张维为

中国崛起|张维为看中国5大经验值得美国学习 更要学长远规划能力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金灿荣

金灿荣论中国外交:中华和合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共处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