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11
“五四运动”已发生了102年,在这期间,中国及世界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究竟“五四”的口号,今天有多少已实现了?
雷鼎鸣:反贪初见效 仍需续努力
“五四”最激荡人心的口号是“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学生也叫得琅琅上口;“五四”亦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今天成绩都如何?
成绩最显而易见的是后两项。“五四”时期,上过学的人口十分稀有,到今天,根据中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未读过书的,只占6岁以上人口的5%,白话文也是普及化了的语文。“五四”时很多女人还要缠足,没有恋爱自由,今天哪还有这些问题?

比较复杂的是其他的“五四”精神或口号。当时的“国贼”大都是指出卖领土或国家利益的汉奸,今天不能说没有人有汉奸思想,但恐怕敢把卖国行动付诸实行的,在内地不是被关了起来便是流亡海外,“国贼”的定义也许已变为贪官。反贪运动在过去70年没有少见,大多时候不算很成功,此种社会恶疾是春风吹又生,但近年的打贪,把一些“大老虎”打下来后,情况似有好转。“内除国贼”颇有成绩,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雷鼎鸣:中国经济崛起 破西方霸权
“外抗强权”中国做得非常好,但今天情况比“五四”时更复杂。100年前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欺凌,全国被列强瓜分为不同的势力范围,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胜利国,但青岛的控制权却要从德国转到日本手上。
中国当时是自己太弱,今天的问题却是中国太强了,冒起之迅速吓怕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西方国家预见到旧的平衡要被打破,美国再无能力在亚太区一言九鼎,所以必须把中国的崛起扼杀于萌芽。
当然,今天与百年前相比也有重大的不同,从前中国任人鱼肉,今天杨洁篪在阿拉斯加可以直斥美国的国务卿,不要以为美国可站在实力地位对中国说话。“外抗强权”还是一个现在进行式,中国人民在这问题上空前团结,“五四”的先行者泉下有知也可感到欣慰。

雷鼎鸣:欧美式民主 不符合中国国情
民主是“五四”的旗号之一,按西方的标准,虽然今天中国的民主程度远胜军阀割据时的中国,但仍不达标。西方的民主制度,起源于古希腊,在18世纪大幅发展,此制度有重大的优点,但已老化,不一定适合今天的中国,以至世界。此种制度的核心是一人一票,人人有平等的投票权,倘若社会组织比较简单,它的确有不少好处,起码选领袖时有规矩可依,减少权力转移时所产生的痛苦。
不过,此种制度已经过200多年的密集实践,其弱点也陆续浮现,这里只举3例。第一,在成熟的民主国家中,代表不同小众的利益集团早已出现,它们人数不用多,但却有组织力,其权力或影响力甚至有法律加持,在公共资源配置时,这些利益集团常能不成比例地影响决策;第二,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所谓的“回音廊”现象不断产生,社会人士意见变得尖锐对立,难有妥协余地,在此种环境下,一人一票的西式民主运作不会良好,一方选出的领导人,另一方可以完全不服不尊重,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再被重视;第三,科技的迅速进步可以严重冲击制度,例如有人有能力利用社交媒体中的大数据分析人民的偏向,再植入不同的软件暗中操控人民的投票取向,因为并非人人有能力这样做,大家不能公平竞争,更凸显选举结果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民意。

反观中国,虽不喜欢西方一人一票的制度,但国家治理的机制早已植入了权力按能力高低分配的原则,而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人类历史上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及最大规模的脱贫运动,都由中国迥异于西方的独门民主机制所衍生出来,“五四”时的民主诉求在今天有了新的含义。
雷鼎鸣:科研仍有短板 汲美体制优点
“科学救国”也是“五四”中人的理想。中国从一穷二白科技极度落后,100年间却成功变成科技大国,不能不说是奇迹。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中国在国际最顶尖期刊所刊登论文的数量已是世界排名第二,而且还在迅速进步。在应用科技上,5G、无人飞机、电子支付、高铁等,无不领先世界,造福人民。此等成绩,相信已远超“五四”人物的梦想了。

不过,在科研制度上,中国仍存有短板,真正最顶尖能在科学理论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成果仍不足。反观美国,其科研系统的设计十分有效,此制度奖励创新,惩罚平庸,有了它,美国便不用担心科研成果不会源源出现。中国若要在科学上更上一层楼,应细心研究美国的科研体制,并将其优点吸纳过来。
(转载自07/05/2021《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