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1-24
“神舟”是中国航天“老牌明星”,也是中国现役唯一一款载人飞船,它技术成熟,可靠性高,但要应付未来更艰巨太空任务,却已显不足。为此中国科学家正研发新一代载人飞船,它的运载量更大、可以重覆使用,而且不单能满足往返太空站任务的需要,还可以飞得更远,包括把中国太空人送上月球。
中国航天新一代载人飞船 2020年已升空试验
这款新飞船虽然未知服役的具体时间,连名字也没定下来,官方暂称之为“新一代载人飞船”,但它的无人试验船已经上天:2020年5月5日,一艘无人试验船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在地球轨道上运行2天又19小时后,返回舱于5月8日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降落。
2021年9月开幕的第十三珠海航展,展出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就成为焦点。
研发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曾指出,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目标是一船多用,既要用于搭载太空人往返离地面约400公里低轨道上的中国太空站,也要飞到38万公里外,完成载人月球探测的新一代航天任务,甚至可能会到更遥远的深空。
延伸阅读: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测试
与此同时,它既要是足以接载更多太空人的“太空巴士”,也要是能执任货运任务的“太空货车”,还必须要重复使用。
正因任务升级,新一代载人飞船较之沿用多年的神舟飞船有重大改变,最直观的一点,是“个头”大了很多。它全长8.8米,虽然比神舟还稍短,但直径却达到4.5米,比神舟足足大了60%,与美、俄设计中的新一代飞船看齐;其发射重量达到21.6吨,几乎是神舟(7.84吨)的3倍。
中国航天新一代载人飞船 能载6至7名太空人
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布局也有革新。1992年开始研发的神舟飞船,设计之初参考了苏联上世纪60年代的“联盟”系列飞船,采用了现在有点过时的3舱方案,全船由提供动力的推进舱、太空人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返回舱,以及飞船进入轨道后太空人工作、生活的轨道舱组成。
在这种设计下,返回舱占所占位置相对较小,很多仪器设备只能分散安装到轨道舱和推进舱里,令结构变得复杂。
新一代载人飞船则把设计“浓缩”为返回舱、服务舱两部分。作为飞船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返回舱,所占位置大了,飞船的仪器设备可以集中安装在其返回舱内;这除了结构较简单外,因为新一代载人飞船是要重覆使用的,所以该部分设备仪器也可以经检查维修后再用,大量节省成本。
它还能分隔成工作区、餐饮区、卫生区等部份,为“长途飞行”的太空人提供更舒适环境。
据报道,在体形增大、布局更新下,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空间比神舟增加了140%,达到至13立方米,除了容纳更多设备仪器,更使它运行太空站任务时,每次可运送6到7名太空人,比神舟的3人翻了一番。
中国航天新一代载人飞船 可重复使用10次
新一代载人飞船载货能力亦大为提升,当它变为“太空货车”,能给太空站送上多达4吨的补给物资,这虽然比不上天舟货运飞船,但它能把2.5吨实验样本带回地球,这却是天舟不能比拟的;天舟“送快递”后会掉进大气层烧毁,不具备重返地球能力。
在布局“浓缩”后,新一代载人飞船就能使用更大的服务舱,可以携带更多的推进剂和任务设备,以支持更大航程的登月飞行。
当然,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用于登月时,内部会按需要重新构造,与运行太空站任务有所不同;登月时它的“载客量”也将是3人左右。
消息指中国已锁定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新飞船将肩负这重任。
说到运行登月任务,新一代载人飞船除了要飞得远,还要面临另一重挑战,就是它返回地球的速度将更快,进入大气层时会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亦即每秒11至12公里,其舱面温度也会相应更高,达到近3,000度。
要抵挡如此高温,新一代载人飞船用上最新研发的耐烧蚀新型轻质防热材料作“外衣”,而这层损耗最大的“外衣”是可以更换的,这是新飞船重复使用的基础。
据报道,研制人员还用防热结构给新一代载人飞船设计了一个“帽子”,当老与其他飞行器(例如太空站)对接时,这“帽子”会掀开,露出里面的对接部件,等返回地球的时候再把“帽子”戴上,以保护这些重复使用的部件不被烧坏。
上文已多次提到新一代载人飞船可以重复使用,那它到底可以重复使用多少次呢?研制团队所定下的目标是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