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七件事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總是認同「知識改變命運」。為此,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學業,都會想方設法令自己的孩子學業精進。 接照中國傳統習俗,家長在孩子開學前亦會做足「開學七件事」,希望考生勤奮用功,一舉高中,金榜題名,得到好意頭。所謂的「開學七件事」就是指在開學前準備多種食材,取其諧音,祝福學生聰明伶俐,學業進步。 食材包括:芹菜,代表勤奮;蒜,代表懂計算;葱代表聰明、開智慧、耳聰目明;菜頭,代表好彩頭;桂花,代...
拜文曲星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學業進步,名列前茅,所以每逢開學考試前夕,不少家長都會帶著子女一同求神拜佛,希望能有好成績。 之不過,原來拜神並不是「拜得神多自在神庇佑」,而是講究所拜的到底是哪位神仙!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四星,名為天權星,是主管文教禮樂、加官晉爵的星宿,在古代就被認為是管理科舉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 以往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
每日一詞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