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匾額背後隱藏的秘密? 在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宮內,掛着一塊「正大光明」匾額,這塊匾額可說是紫禁城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據說,這塊匾背後隱藏着清代皇帝立儲的秘密。 公元1644年滿族入關,開啟了滿清帝國二百多年的統治,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選擇了乾清宮作為正宮,而他御筆親題的「正大光明」匾額,高掛在龍椅上方,成為順治帝的治國宣言。然而,讓「正大光明」匾額聞名於世的,卻是雍正帝。在康熙帝的晚年,出現了「九王奪嫡」的骨肉相殘之局,後來由四阿哥胤禛當上皇帝,也...
每日一詞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