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虎雙豬:虤與豩 在十二生肖中,牛、兔、龍、馬、羊、狗均可組成三疊字(鼠、蛇、猴、雞這四個字除外),餘下的虎和豬,卻只有成雙,沒有乘三。 中國傳統有12生肖,今年是壬寅虎年,除了龍之外,老虎算是十二生肖中最威猛的。三疊字中找不到老虎的蹤影,只有雙虎:「虤」(音:顏)。《說文》:「虤,虎怒也。」代表老虎發怒的樣子。唐孟郊《懊惱》詩:「求閑未得閑,眾誚瞋虤虤。」 另一個沒有三疊字、只有打雙的十二生肖就是豬,「豩」(音:斌)就是雙豬...
飛奔的驫、猋、龘 中國的十二生肖中,還有不少動物都有疊字,例如行動迅速的馬和狗,牠們組成的三疊字,也就有三倍的速度了。 三個馬字組成的「驫」(音:標),是眾馬奔騰的樣子。《左思吴都赋》有驫駥驫矞,就是形容眾馬奔騰的氣勢。 三個犬字組成的「猋」字(音:標),本意是狗奔跑的樣子;亦有迅速之意,跟「飆」字相通,「飆升」代表急速上升。 三個龍字組成的龘字(音:踏)。據《廣韻》説該字之義為「龍飛之狀」;《説文》解作「飛...
蟲,與毒蛇有關? 在昆蟲類三疊字中,現今只有由三個虫字組成的「蟲」字最常見。 「蟲」由「虫」發展出來。先談「虫」,甲金文像蛇形,本義是毒蛇。《說文》:「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虫」作偏旁時往往泛指昆蟲,如蜂、蟻、虱等。 「蟲」,從三「虫」,會蟲之總名。《說文》以為「蟲」是有足動物的總稱。「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野獸)。」 狹義上,蟲是指動物界中...
不一樣的土:圭 與五行相關的三疊字中,土的變化也很多。土字本身代表土地、土壤,三個土或四個土字組成的垚(音:堯)和㙓(音:愧)均與土地相關,唯獨由兩個土字組成的「圭」(音:歸)卻有另一番意思。 三個土字組成垚(音:堯),土高也,代表高地。這字常作人名,跟古代帝王堯帝的堯字相通。香港半山摩羅廟街就有一家名為「垚」的外賣壽司店,有在「高地」的意思。 四個土字組成㙓(音:愧),也是跟土地相關,土地、土壤的意思。 二個土字組成的「圭」(音:歸),跟土地風牛馬不相及。圭是古代一種重要的玉製禮...
三雷轟頂:靐 跟自然現象有關的三疊字,三個雷字構成了「靐」(音:憑),代表很大的雷聲,這個字近年成為網絡文化字,令這個字重生活起來。 2008年開始,網絡文化字在中港兩地興起。在網絡語言裏,「雷」指看到某些事物,腦子裏忽然轟地一聲,感覺像被雷電過一樣,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會說「被雷到了」。而三個雷字組成的「靐」字更是加強版,代表非常震撼。 「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帶的詞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
龍九子之一:贔屭 與動物相關中,以貝字為主體的有贔屭,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古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明.楊慎《升庵外集》中提到的「龍生九子」: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雖然是龍所生,但九子都不像龍,各有個性。其中,贔屭原形像龜,好大力能負重,用來做碑座,有「碑下龜趺」之說。 古時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見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作為底座支撑建築物。它亦有長壽吉祥的意...
三條鮮魚:鱻 動物文字本身筆劃已多,動物三疊字多為古字,既難寫亦難讀,現今少人使用,但唯獨由三個魚字組成的「鱻」(音:鮮)卻甚受人歡迎。 在網絡上打「鱻」字,已發現有四、五家食肆名字以此字命名,如「魚鱻魚湯專門店」、「海鱻養生火鍋店」、「三鱻」等。為甚麼上用這樣少見的字做店名? 三個魚字組成的「鱻」字(音:鮮),是鮮的異體字,代表新鮮的意思。食肆主打新鮮的食材,尤其海鮮類,當然受大眾歡迎了 《説文》:鱻,新魚精也。《注》徐鍇曰...
周星馳與何鑫淼 30多年前的一套電視劇《他來自江湖》,藝人周星馳憑着他「無厘頭」的角色及精湛的演技而竄紅,在電視劇中他飾演的士司機等小角,並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何鑫淼。 何鑫淼在劇中也多次跟對手介紹自己名字讀法:三個金字:鑫,讀陰,三個水字:淼,讀渺。劇中仍有人簡單的叫他做「金水」。事實上,鑫和淼都是相對不常用的三疊字。 三疊字是指漢字中一類由三個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組成的疊字。金木水火土五行,均可成為三疊字。 鑫字表示多金興旺的意思;淼則指水廣闊無際的樣子,有...
三頭牛成犇 除金木水火土五行外,與動物、家禽等相關的三疊字也不少,以下就有由三個牛字組成的「犇」字(音:奔)。 一頭牛已很大力,三頭牛更力大無窮,有成隊成列急走、急跑的意思,是「奔」的異體字,亦有人多推擠的狀態。 此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清朝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其中一次和珅與紀曉嵐兩位臣子隨行,入住客棧。一晚,乾隆夜半起床如廁,久未回去,和珅與紀曉嵐於是尋找乾隆皇帝,三人碰面時,正聽到另一房間傳出撫...
戊戌戍戎 漢字是方塊字,有些字的寫法很類同,有時令人混淆,如「戊、戌、戍、戎」這四個字的讀音及寫法經常令人混淆,怎樣記着呢? 先談戊戌,(音:茂蟀),認識中國歷史的人,也應聽說過戊戌變法。1898年(農曆戊戌年),清.光緒年間,以康有為為首的學者倡議的改革變法,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然而,此次改革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強烈反對,慈禧太后於同年九月發動政變,囚禁光緒...
每日一詞 520 今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520」是怎麼來的呢? 普通話中,「520」的發音和「我愛你」類似,於是在網絡上開始流行起來。 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河南話:俺楞中你了;山東話:俺喜憨嫩;山西話:額待見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