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 為甚麼又叫「斗零」? 在上世紀30至50年代,「斗零」已可以吃一頓飯了。但「斗零」究竟是多少錢呢? 清末時,兩廣總督在廣州一帶仿照西方銀圓鑄造銀幣。當時,價值1元的銀圓重七錢二,即民間以七錢二白銀兌換一個銀圓,而一毫就是其十分一,即七分二厘了。五仙就是一亳的一半,也就是三分六厘了。五仙,當時就稱為「斗零」了。 為甚麼叫作「斗零」呢?這與當時廣州的商業術語有關。 廣州是一個貿易繁榮的都市,行...
每日一詞 打咗珍可以去見soon仔! 「打咗珍可以去見soon仔!」還記得在疫情期間,在宣傳長者打疫苗的廣告片中,一位100歲婆婆說了這句話嗎? 「打珍」其實是「打針」,「soon仔」是「孫仔」,全句意思是:打了針便可以去見孫仔了。當時「soon仔」還一度成為潮語。 這位婆婆說的方言近似台山話,但又算精準,因為台山話的「仔」叫「doi」,「靚仔」台山話發音為「靚doi」,因此「孫仔」的在台山話的發音為「soon doi」。 說起台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