齮齕

音:gi¹ gat⁶ 

意思是多口駁嘴,言語諸多批評阻撓。 

      這個詞形容側齒咬噬、咬牙切齒,意思是諸多批評阻撓的意思,是廣州人日常的用語。例如:「做就做啦,咁多齮齕。」  

      現代人指的是說話上批評阻撓,古代則有行動上實際破壞之意。《史記·田儋列傳》中「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秦末時期,各地起義,齊國田榮復國,田假、田角分別流亡到楚國和趙國稱王。楚秦兩國開戰,楚使者向齊王田榮救助,齊王乘機說:要「楚國殺田假,趙國殺田角」,才願意相助,結果楚趙兩國都不願意。齊王於是說:「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恐嚇若秦國再次強大起來的話,他就會毀壞曾經反過他的人的祖墳了,楚趙兩國都沒有好下場。 

俹簁

音:naa2 sai1   意思是作事苟且,不認真,不仔細。        打工一族的你,對俹簁這詞語,即使不懂寫出來,也有很有機會聽過。俹簁的發音「乸西」。假若你的上司說你工作俹簁,即代表他很可能將你炒掉!         被形容為人或做事俹簁,幾乎是無一可取的,意思指不求甚解、苟且、馬虎了...

㪐㩿

音:lak1 kak1  意思是不流暢,含糊不清。        㪐㩿的發音是「甩咳」,這詞語讀上來要清晰準確已不容易,也剛好配合它的意思。㪐㩿指說話不流暢、含糊不清。說話時㪐㪐㩿㩿,可以是語言表達技巧不佳,也可能是編造謊話,所以說起話來總是吞吞吐吐的。         英國著名電影The K...

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

  有人說:人的最高成就便是死後能夠「流芳百世」,而在古時,還有一句俚語有同樣的意思,你知道是甚麼嗎?

  這句話就是「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了。語句出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節傳·王彥章傳》:「王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王彥章是五代時期、後梁朝的名將,因善使鐵槍而別名「王鐵槍」。他跟隨梁太祖朱溫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友貞繼位後,後梁遭遇後唐進攻。王彥...

消失的俚語|打劫紅毛鬼 進貢法蘭西

  隨着時代變化,一些俚語正被人淡忘、甚至消失。「打劫紅毛鬼,進貢法蘭西」就是其中一句。

  此處的「紅毛鬼」指荷蘭人,荷蘭於1624年佔領台灣,當時台灣人這樣稱呼荷蘭人,究其原因是荷蘭人的毛髮偏紅色,於是就得到了「紅毛鬼」的稱號;而「法蘭西」則指「法國人」,取其英文「France」的譯音。

  歷史上,清廷花了很多精力從荷蘭手中奪回台灣,但後來又被迫交給法國人,於是民間就有「打劫紅毛鬼,...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囡囡

音︰naam4 naam4

       音︰naam4 naam4。意思是指小女孩,但粵音讀「南南」,而非「女女」。

     「轉眼間,你囡囡已經長大了不少﹗」指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婷婷玉立。

       囡字從女及口,本義為小女孩。囡字屬於方言字,蘇滬方言稱小女孩作囡,一般指6-9歲的小姑娘,類似我們常說的寶貝。粵語稱呼小女孩也有「囡囡」之說。粵語「囡」應與「南」、「男」等字同音。

      清.王應奎《柳南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