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逝世50周年|解謎!當年在美國快將成名,為何返港發展?死亡真相與水有關?

撰文︰黃皓頤

  今年7月20日是截拳道創始人、傳奇武打巨星李小龍逝世50周年。32年短促一生,卻精采璀燦,留給後世的4部半功夫電影,震撼國際影壇,更掀起中國武術熱潮。

  李小龍的離世,留下了不少謎題,包括一直議論紛紛的死亡原因?還有當年他闖入了美國影視界,為何選擇返港拍戲,從頭開始?且讓我們懷緬李小龍的同時,嘗試追尋真相解謎。

李小龍為何在美國出世? 跟父親李海泉海外粵劇演出相關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老倌,因父親的人脈關係,李小龍曾當過10多年童星。(網上圖片)

  很多人都知道李小龍年少時在香港長大,但未必留意到他是在美國三藩市出世。為甚麼不是在香港?

  原因是他的父親粵劇老倌李海泉,在1939年帶着妻子和三個兒女到三藩市唐人街演出粵劇,而李小龍就在該段期間(1940年)出世。直到1941年,李小龍才跟隨父母和兄姊回到香港。

李小龍拜師葉問 學詠春保護自己 曾因一原因放棄

李小龍少年時拜師葉問門下,學習詠春武術。(網上圖片)

  眾所周知,李小龍在13歲時拜師詠春大師葉問的門下,但有指當時他並不知道師父的厲害之處,一心只是想學武術保護自己,避免受人欺凌。

  初學不久後,李小龍因感詠春的練習單調沉悶,跟他本身活躍的個性不合,因而一度放棄。

  但後來一次遇上街頭衝突,他用上詠春的日字衝拳擊倒對方,頓時恍然大悟,便重新再學詠春武術了,直至他成年後到美國讀書才離開武館。

  延伸閱讀:一代傳奇巨星李小龍 功夫電影宏揚中國文化

李小龍赴荷里活發展備受質疑批評 失意下返港拍戲闖出一片天

1966年,李小龍(右)參演美劇《青蜂俠》,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網上圖片)

  李小龍在美國留學時,開設武館授徒,傳授中國武術,又創立截拳道。

  後來,因緣際會先後參與電視劇《蝙蝠俠》、《青蜂俠》的演出,其表現的中國武術漸漸受到注目。

  就在這個被認為快要在荷里活成名之際,李小龍卻選擇了返港發展。為甚麼?

  他曾在訪談中透露,華人要在美劇中擔任主角,是困難重重、備受質疑和批評的。投資方要冒上很大風險,擔心觀眾不接受。他又表示,自己努力嘗試改變美國人及演藝界對中國人的固有形象,但無奈是艱苦而難成。

  時值1971年,失意於荷里活的李小龍,在嘉禾電影公司力邀下返港發展,憑首部功夫電影《唐山大兄》大受好評,一躍成為功夫巨星。

  其後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遺作《死亡遊戲》,都成為日後的經典動作電影,影響力無遠弗屆。

1973年的《龍爭虎鬥》,是李小龍與美國華納公司合作拍攝。他首次在荷里活電影中擔任主角,令他一躍成為國際影星,名揚全世界。 (網上圖片)

被問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 李小龍智慧名言:我是人類一分子

  在美國出世、曾在美國生活了12年的李小龍,曾被問到他視自己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他回答了一個很有哲理的答案,「我是人類一分子。因為穹蒼之下,同是一家人。」

李小龍看中國武術 如水般無形無狀

1964年,李小龍在美國生活期間,被邀在加州長堤空手道錦標賽表演寸勁掌,結果一鳴驚人,往後更獲得不少演藝工作邀請,成為他加入美國演藝界的契機。(網上截圖)

  對於中國武術,李小龍常以水做例子來說明。「淨空頭腦,心無雜念。無形無狀,像水一樣。你把水放入杯子,它就變成了杯子。你把水放入瓶子它就變成瓶子,你把水放入茶杯,它就變成茶杯。水可以流動,也可以碰撞。人要活得像水一樣。」Be Water,成為李小龍的經典名言,同樣是充滿了奧妙的人生哲理。

  延伸閱讀:李小龍《唐山大兄》:中國功夫抗強權 喚起民族意識

最新研究發表李小龍死因 喝水過量是禍首?

  不過,水又會否是李小龍的致命剋星?

  一直以來,李小龍的死因都是最惹人爭議的話題,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在2022年有最新研究指出,李小龍的死因疑跟喝了過量水分有關,是腎臟無法排出過多水分,因而導致低血鈉症和腦水腫而逝世。

  你又相信嗎?

「李小龍——經典永續」展覽回顧巨星風采 1:1矽膠《死亡遊戲》造型半身像成焦點

  為了紀念李小龍逝世50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至2024年1月1日,舉行「李小龍——經典永續」展覽,不單會展出不少珍貴的藏品,又會放映多部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如《猛龍過江》、《精武門》等,免費入場。

  懷念這位一代功夫巨星的朋友,要迅速行動,不要錯過機會了。展覽詳情,可以瀏覽hk.heritage.museum/tc/web/hm/highlights.html

為紀念李小龍逝世50周年,即日至2024年1月1日,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李小龍——經典永續」展覽,展出很多珍藏展品,當中包括1:1矽膠製作的李小龍《死亡遊戲》造型半身像(右上)及手辦模型(右下)等。(圖片來源:香港文化博物館網站)

跟「電器大王」蒙民偉學營銷|髮型屋煲臘味飯 50年賣1000萬個電飯煲 

8424西瓜出自她手「甜瓜女王」吳明珠育瓜60年:此生沒有背叛理想

美女科學家胡海嵐 破解抑鬱症密碼

神舟十六號|從大學教師到太空人 朱楊柱追逐飛天夢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