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還是「小氣」?

  當有人表現吝嗇時,我們會形容為「小氣」,但是,又有人說是:「小器」,究竟哪一個才是正寫?

  《漢語大詞典》中「小器」、「小氣」兩條詞目都有收錄,兩者屬於同義詞,意思都是指「不大方;貪小;吝嗇」。

  「小器」一詞早在《論語》出現。《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就是說管仲的器量不大。

  而「小氣」則在清代才開始出現。《紅樓夢》第六十七回:「我又不是兩三歲的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氣了」;《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你們姑太太也太小氣了,既然送你皮袍面子,為甚麼不送新的,卻送你舊的?」

  「小器」真的較「小氣」早出現嗎?參看古漢語為主的詞典會更清晰明白當中的興替。

  《辭源》為例:「小器——吝嗇。同『小氣』;《紅樓夢》四零:「又嗔着鳳姐兒:『不送些玩器來與你妹妹,這樣小器。』」;《大辭典》在引例句之前寫道:「小器——吝嗇。今作小氣。」

  可以看到,「小器」是古時較常用,而現代則多用「小氣」一詞。

  延伸閱讀:破防與心情   

「吝嗇」一詞背後的有趣故事

  形容別人太過守財,我們會說「吝嗇」,原來背後還有一個有趣故事。

  《世說新語·儉嗇》一文中有說:「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后更責之」。

  就是指王戎生性吝嗇。他的一個侄子結婚,作為伯父的王戎當然要送禮,可他只是「送他一件單衣」。不單如此,王戎送了卻又不捨得,竟然向人家要回來。

  他不單對待別人,就是對自己女兒也大方不到哪裏去。

  「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

狐狸莫笑貓 共樣尾翹翹

  「五十步笑百步」、「半斤百兩」的意思是說,自己比別人好不了多少,不好好反省自己,就別取笑別人了。

  客家諺語中,有一個句子與這個意思相近,而且還十分有趣,值得在此分享一下。

  這句話就是「狐狸莫笑貓,共樣尾翹翹」。

  想像一下,狐狸與貓一樣有長尾巴,行走時尾巴都高高翹起、左右搖擺的,可狐狸卻取笑貓,走動時尾巴往上翹的樣子十分趣怪。

  若果有客家人這樣說你,該是時候自我檢討一番了。

  延伸閱讀:...

買東西,為何不是「買南北」?

  去購物的話,我們一般會說「買東西」,但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是「買東西」,不是「買南北」?

  田書華《「物稱東西」的俗語源淺深》中,提到「東西」一詞早在漢代已出現。儒家經典《公羊傳 · 襄公十六年》中有「君若贅旈然」,當中的「旈」,就是指東西的意思了。

  據說,南宋理學家朱熹好友拿着竹籃子要去買東西時,朱熹就曾向他詢問過這個問題:「為甚麼買東西,不買南北?」

  好友這樣回答:「不行,因為...

「死牛一便頸」還是「死牛一邊頸」?

  當形容某人很固執,廣東話會用「死牛一便頸」來形容。究竟「死牛一便頸」還是「死牛一邊頸」?又為甚麼用牛頸來形容固執?

  在中文大學的「現代標準漢語與粵語對照資料庫」中,就記錄有「死牛一便頸」,而「便」的普通話拼音是「bian」,與「邊」的普通話拼音相同,而粵語發音「便」也與「邊」接近,因此又有人把「死牛一便頸」讀成「死牛一邊頸」。

  至於哪一個較準確?「死牛一邊頸」就較能解釋了。

  從前農村社會,牛是重要的生產工...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屋漏偏逢連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連發生,廣東俗語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形容詞原來有一個典故的。

  這句話見於馮夢龍《醒世恆言》:「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意思是屋頂已經破掉,偏偏遇上連日下雨,夜晚還下個不停;此外,船隻已經較預定的航行時間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風,令航行變得更慢。真是禍不單行。  

  

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寅

  要計劃一年大計,在春天進行是最理想的,要計劃好一天的事情,則清晨時分進行也是最佳的。

  我們常聽到這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自南朝.梁蕭繹《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廣賢文》:「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寅。」

  中國以農立國,對農耕十分重視,農耕亦跟天氣季節息息相關。在二十四氣節之中,以立春最為重要,立春為二十四氣節之首。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