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03/04/2024 大家有沒有試過想伸手拿在高處的物件,卻又拿不到? 這個時候,大家或者都會說:「我镺唔到,有沒有人可以幫我?」 「镺」音ou2,近「拗」。 這個字在隋朝《博雅》裏面的解釋是「長也」。左思《吳都賦》寫道:「尔乃地劫坱圠,卉木镺蔓。」 「镺」的意思指向上生長,同樣指長長的意思。 東西太長,所以拿不到,慢慢就衍生出「镺唔到」的詞語。這個詞語,是老一輩昔日掛在口邊的詞語,今天懂得的人已不多了。 延伸閱讀:長隑隑
「穊撻撻」與呂后有關? 有沒有試過,當煮粥熬過了火,粥變得極為秥稠,就會不禁說「杰撻撻一鑊粥」。「杰撻撻」的正字真的這樣寫嗎? 「杰撻撻」正字應該是「穊撻撻」。穊,音杰,《說文解字》中,「穊,稠也」意思就是濃密、濃稠。 這個「穊」字,在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也出現過:「深耕穊種,立曲欲疏;非其種者,鉬而去之。」 這句話還與呂后有關。據說公元182年,呂后舉辦一場酒宴,席間劉章趁着酒興唱出了一首諷刺呂后的歌,就是「深...
㷫烚烚 夏天快到了,太陽出來會有「㷫烚烚」的感覺。究竟「㷫烚烚」是甚麼感覺呢? 「㷫」(hing3,粵音:慶)。《集韻》:「火乾出也。」意思是出現灼熱的感覺;《說文解字注》亦提到:「上出為乾,下注則為溼。」火從下而上燃燒,熱氣向上,這就是「㷫」的意思。 「烚」(hap6,粵音:洽),《集韻》提到,烚是火一般的樣子,疊字「烚烚」就是用來形容火的形態。因此,㷫烚烚用於形容火正...
做乜「眼瞏瞏」? 許冠傑的《鬼馬雙星》歌詞有這一段:「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眼瞏瞏,人生如賭博贏輸都無時定,贏咗得餐笑,輸光唔駛㷫」。 因「瞏」的讀音為「king4」,發音與「琼」相同,所以大家經常誤以為要寫作「眼琼琼」。 其實「瞏」字在《說文解字》已有修錄:「瞏,目驚視也。從目袁聲。」也就是「直眂如驚貌。又瞏瞏,無所依也。」意思是說眼神驚訝、無助。 另外,這個字在普通話中與「窮」同音,讀成「qiong2」。 延伸閱讀:有...
古代「里正」是甚麼職位? 里正,是古代的一種基層官吏,負責管理鄉里的事務。 這個職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漢代經學家何休為《春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所作注釋中寫道,「一里八十户……其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 這一職位,在後來的北齊、隋唐時都有設置,到了明朝時改名為「里長」,主要負責掌管戶口、納稅、服役等事務。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提及「里正」。唐代杜甫《兵車行...
年初五 趕五窮 迎財神 農曆年初五有甚麼習俗?就有「趕五窮」的習俗。 「五窮」,又稱為「五鬼」,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單從字面便知「五窮」是負面東西,在唐代大文豪韓愈的《送窮文》中便提及「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必須要送走。 那麼,在年初五要做甚麼來「破五」呢?通常人們會早起床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臘月三十到...
囡囡 音︰naam4 naam4 音︰naam4 naam4。意思是指小女孩,但粵音讀「南南」,而非「女女」。 「轉眼間,你囡囡已經長大了不少﹗」指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婷婷玉立。 囡字從女及口,本義為小女孩。囡字屬於方言字,蘇滬方言稱小女孩作囡,一般指6-9歲的小姑娘,類似我們常說的寶貝。粵語稱呼小女孩也有「囡囡」之說。粵語「囡」應與「南」、「男」等字同音。 清.王應奎《柳南隨...
初四咁嘅樣 今年年初四是周六,相信部分打工仔不用上班,那當然開心。不過,一般年初四都是農曆新年長假期後第一天上班的日子,有一個廣東俗語便形容這一天打工仔的心情,你知道是甚麼嗎? 答案就是「初四咁嘅樣」了。 「初四咁嘅樣」這句俗語是來自昔日周星馳主演的賀歲電影《行運一條龍》。 電影中飾演金水的周星馳,在其中一幕問及進行收樓的老闆是長得什麼樣子,有茶餐廳伙計就說「初四咁嘅樣」。 什麼是「初四咁嘅樣」呢?茶餐廳老闆達叔就解釋:「年初四,假又放完,錢又使晒,工又要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