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一夢」夢了甚麼?

  「黃粱一夢」比喻榮華富貴終歸虛幻,勸喻世人不用太過執著,原來是出自一個奇幻故事的。

  典故是這樣的: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盧姓書生,在上京赴考的途中經過一間旅店休息,碰巧遇到一位道士,兩人暢談甚歡。

  言談間,盧姓書生感慨自己雖貴為讀書人,但一直未能考取功名,仍然貧困,感到十分落泊。於是,道士拿出一個青瓷枕頭,讓盧姓書生睡一睡,便能滿足他希望得到榮華富貴的願望。

  這時,旅店主人正在生火做飯,洗好的黃梁米剛剛下到鍋裡。盧姓睡上青磁枕頭,很快便進入夢鄉。在夢中,盧氏看見自己高中狀元,未幾成為高官,並娶得貌美如花的妻子。他們更生了五個兒子,兒子們都能夠成才。盧氏一直到了80歲才辭官。這個時候,一聲雞叫吵醒了睡夢中的盧姓書生,他發現自己仍在旅店,身旁仍是那個道士,而店主所煮的黃粱飯仍未燒好呢!

  盧姓書生驚訝地說:「難道那些榮華富貴都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嗎?」道士回答說:「現在你應該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

  後世用上黃粱一夢這個成語,來比喻榮華富貴就像一場夢,實在不用太過執著。

  延伸閱讀:襄王有夢 神女無心 

七個銅錢分兩份

  「七個銅錢分兩份」這句說話的歇後語,就是把真正想表達的意思藏起來,先不直接明說,改以幽默的方式來呈現話語的真正意思,在中國修辭學上稱為「藏詞」。

  七個銅錢要平兩份,該如何分?銅錢又不能分開一半,要平均分成兩分真是難為了。

  前人便把這句話作為歇後語,意思就是分得不均勻,變成了「不三不四」、「唔三唔四」了。

  整句加起來就是:七個銅錢分兩份——不三不四。

  歇後語字面上看或者令人不明所以,但當背後的意思說出來之後,往往令人會心微笑。

  延伸...

裝修「剫木佬」

  當要裝修或要打造一個木製家具時,就要找「斗木佬」,即木工師傅。   原來「斗木佬」真有其字,正寫就是「剫(音斗)木佬」。

  根據《爾雅·釋器》:「木謂之剫」。

  「剫」其實是個會意字。木材經過量「度」,再由「刂」切削加工,製成建材器具,大至殿堂房屋,小至日用家具。

  「剫」原本專指木材加工,因為當中包括思考,以及測量、設計、切割、組合、打磨等精細工序,後來就被引伸到其他領域,如做計劃、寫文章、作畫、工藝製造等等,有反...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情人節快到了,是時候說一下古代愛情的詩句。古代描寫愛情的詩詞多不勝數,但這二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實在是名句之中的經典。   意思是如果男女雙方是情投意合,認定對方為終身伴侶,即使分隔二地,也不需「朝朝暮暮」: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地想念對方。

  語出秦觀的宋詞《鵲橋仙·纖雲弄巧》。

  話説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但有一天,她偷下凡間,遇見牛郎,跟他相戀並結婚。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他們愛情故事感動了喜鵲,喜鵲們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這二句話蘊藏着做人處事的大哲理。

  這句話意思是說,「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像做「學問」和寫「文章」一樣,非常不容易。

  當今做人處世,除了要有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外,也要有情緒智商(Emotion quotient)及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等等。很多人有足夠的智商...

相關標籤

閻王易見 小鬼難纏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是說,有時候地位更高者或許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歡刁難別人。

  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這個說法套用在現實中,「閻王」就是用來指代大人物或負責人,「小鬼」則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時直接與大人物對話,或許更好溝通,辦事效率也高;反倒是無名小卒更喜歡刁難人,往...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春風風人 夏雨雨人

   「春風風人」意思是像春風一樣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樣滋潤着人。這句話看似形容天氣,實際並不是。

  這兩句話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 貴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這句話並不是形容天氣,而且形容及時給予他人幫助。背後故事還與齊國相國管仲有關。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來迎接。管仲知道孟簡子原有門客三千,現在卻只有三個跟隨他,...